存心善堂,是汕头市有名的慈善机构。它位于外马路57号,是由三山国王庙、大峰祖师宫、华陀仙师庙座并列相连而成的庙堂式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原来整个建筑集潮汕嵌瓷、木雕、石刻、漆绘等建筑工艺,瑰丽多彩,历经多年风雨后,现仅存部分木雕、石刻,而最具特色的嵌瓷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了。它的建成历经曲折,但其施医赠药,赈灾济困的善举声誉,却永留人民心中。话就从头说起吧。

  为避瘟疫设坛祈福

  清光绪二十三年岁丁酉(1897)和二十四年(戊戌),潮汕瘟疫流行,死人无数,汕头埠也被波及。当时医疗条件落后,人们防疫意识薄弱,觉得这是无法躲避的灾难,只有借助神佛保佑来弥消灾难,一帮好行善事的好心人便到潮阳县棉安善堂奉请宋大峰祖师香火,来汕设坛供奉,同时供奉地头老爷三山国王,坛址就设在水龙局后面(叫烟墩地)。忽然一天夜里,佛坛被大火烧毁。众善男信女决定捐款建固定庙宇,以祀神佛,求赐福祉。他们在这营盘角打索埕地方划出一片土地,作为庙址。建起大峰祖师宫、三山国王庙、华陀仙师庙,把三庙连在一起,占地2500平方米。

  请来各方名匠建成

  光绪二十五年,他们请来有名石雕师傅鸥汀陈再欣承办门楼石刻;请潮州木雕名师黄开贤来做拜亭木雕,还有漆画油彩;请了当时潮州有名的两班嵌瓷师傅来这里竞技比赛,一班是普宁名师何翔云,一班是潮阳名匠溪头人吴丹成,两班实力相当,他们分配橱位,定题之后,回家制作,约定日期,把制好成品送来安装。故有几屏人物故事题材相同,但神态各具。这些工匠都对外国侵略者深恶痛绝,如在屋顶檐沿有一屏“陈杏元和番”(二度梅),他们把番奴塑造成胡须卷曲,目罗罗,还戴着通帽,以示对番奴不满。他们还把民间风俗制成画屏,嵌入檐下玻璃橱窗陈列,如斗页联吟的赌纸牌、还有乾隆醉卧怡红院。前厅门楼左右则主要以古礼二十四孝为题制作。

  庙建成后轰动海内外,人们都称赞这里是潮汕建筑瑰宝的集大成者。

  几经风雨终得保存

  几经风雨,善堂终得保存。1922年8·2台风横袭汕头,大峰祖师庙嵌瓷受台风破坏,门楼橱窗玻璃破碎,工艺品受损 ,屋顶嵌瓷有些被刮落。

  1949年10月汕头市解放,人们都希望大峰祖师宫能得到修复。1956年经市人民委员会同意拨款重修,1957年聘请吴丹成的徒弟许石泉来为大门两侧修复装饰,经研究,增加“水淹金山寺”和“纪銮英教子”屋顶加上“唐僧西天取经”。这样整个建筑物便算是完满了。市人民委员会还将它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十年浩劫中,大峰祖师宫的嵌瓷都被当作四旧打掉了,宫庙也改成了殡仪馆。1976年“四人帮”倒台之后,有人看到这座残破古庙建议把它拆建成商品楼,以筹措资金建殡仪馆;有人则提出存心善堂这一建筑物有重要价值应该得到保护。市委市政府对此很重视,于1991年专门召开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存心善堂是汕头市区仅存的集潮汕多种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的建筑物,它也是汕头开埠后进入第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是当年海内外很有名气的慈善机构,该旧址的保存,对于民心、侨心有着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对有着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存心善堂旧址予以保留及修复。此后,善堂便雇工进行修整,虽没恢复原貌,但也较好地保留了旧格局。

你是本文的第75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3-07-13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