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潮汕人,一定非常熟悉分布在各村乡间众多的祠堂建筑。潮汕祠堂一般仅有规模的区别,都是由各宗各姓建起。但记者近日却在潮州饶平海山镇发现了一座百年前建起的清代祠堂,却是由村内八个不同的姓氏祖先共建而成。这也足以形成祠堂建筑的“潮汕一奇”。
祠堂建于光绪年间 饶平县海山镇是个临海小镇,镇上上港村东北面有座烟楼山。在烟楼山南有一座祠堂,建筑面积有差不多半个篮球场大,单层灰木结构,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二进的宗祠由主厅、东厢、西厢和两库房组成,中间隔着天井。 可往这座祠堂大门石门匾上看,不难发现有阳刻“八氏宗祠”四个大字,门联写道:“八氏联宗,花萼相辉棠棣秀。”大门中肚八幅石刻,内容分别是邱、李、赖、薛、田、叶、周、柯八个姓氏的源流。大厅中柱联写道:“集八氏以联宗,沛沛浩浩,三江五湖源流长;成一堂而共祀,绵绵延延,万紫千红枝叶昌”。 看完这些文字记述,不难发现这是一座与众不同的祠堂。八,并非姓氏,而是数量。原来,这座祠堂是由八个姓氏共建而成的。住在祠堂旁边的老人李奕畅告诉记者,上港村人口不多,但姓氏却有不少,在过去,宗族摩擦在所难免。清光绪丙午年(1906年)初,在上港村深孚众望的李氏第16世孙李两权先生积极倡导各姓联合建祠,以期和睦乡邻。此举得到村里邱、李、赖、薛、田、叶、周、柯八个姓氏族众的热烈响应。于是,大家慷慨筹资,当年十月宗祠完工,十一月初一入祠庆典。 各姓子孙捐款重修宗祠 “八氏宗祠”建成后,每年正月初二,八氏成年男丁集中宗祠“食喜桌”;十一月初二,八氏联宗祭祖,平时族众也喜欢进祠闲坐,畅叙乡中盛事,共谋未来发展。很快人们发现,各姓日臻团结,族众和睦相处,呈现出一片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政通人和的喜人局面。 另据老人透露,去年恰逢建祠百年,各姓子孙踊跃捐款重修宗祠,不少能工巧匠还主动当义工,修饰补葺,丹垩彩绘,祠制如旧,材料易新,引来各方游客驻足欣赏……
专家说法 “海山”文史专家许家怀认为,在姓氏宗族观念十分严重的晚清时代,能把人数悬殊较大的八个姓氏联合起来共建宗祠,在潮汕也是一大奇迹。该祠建成后,姓与姓之间,人与人之间,减少了摩擦,增强了团结,合作互助,和谐与共,这对于当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无疑起着积极作用。这种现象,对于今天维护农村稳定,创建和谐社会,也有着不少教益和启迪。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