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风物焕春晖 最新 图1张

    位于练江下游的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下寨村,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古寨。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艺韵浓郁振兴堂

    曾有一位从事民间建筑研究的作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文化的纪念碑。它记载着建筑产生时代的科学技术、艺术观念、世界观等文化要素,然而在这种“大文化”的要素中,建筑中所留下的文字符号,更加具体地点明了建筑所包涵着宅主的行为准则、心理素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从和平下寨振兴堂的“文字符号”,就可窥见其裔孙是一个书香洋溢的家族。

    振兴堂的“书香洋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匾额,二是对联,三是碑刻。

    首先从匾额来说,后堂主匾“振兴堂”,其“振兴”两字,既蕴含所崇奉祖宗“振忠公”之“振”字,且与“兴”字连读浑然天成,寄意子孙兴旺发达,世代昌隆,同时还包涵有振兴家园,振兴中华之广义意思。

    如果祠堂的名誉牌匾挂得很多,并且古今都有,那么说明这座祠堂代代出有贤人。振兴堂为了体现子孙贤才辈出,兴旺发达,共挂上名誉牌匾26块,这既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举措,同时也激励裔孙更加发奋图强,创造更大荣誉。

    其次从对联来说,其内容为裔孙所撰,不但没有生搬硬套别处祠宇的,而且还有自身的特点。像大门门肚联曰:“振德焕祥光,伏波世泽,衍庆寿仁,矗文笔千秋织锦绣;兴宗荣练水,廉使家风,绵延福禄,横玉笺百里谱辉煌。”该联用“振兴”两字作冠首,且借景发挥,点出了祠堂背倚峡山祥符塔,前朝练江的极佳地理位置,同时还寓意“伏波”、“廉使”的世系源远流长。

    再次从碑刻来说,振兴堂也有其自身的文化韵味,散发着浓浓的书香,诸如“建祠记”、“振兴堂颂”等,有的写得言简意赅,一目了然,有的写得深入浅出,寄意深长,有的写得催人奋进,富有时代特色。

    祈福祈寿天后景

    现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和平下寨下宫天后古庙,始建于宋代,由和平先民高族裔孙斥资兴建。

    下宫天后古庙祀天后林默 民间称林默娘或妈祖 。相传林默是福建湄州人,生于宋代。旧时沿海各地的渔民把妈祖奉为“海上保护神”。北从河北省的秦皇岛,南至广州、汕头等地,都陆续建妈祖庙。和平下宫天后古庙便是其中之一。

    沧海桑田,近千年来,和平下宫古庙历经兴废,清代乾隆甲戌年有过一次大修,现在已形成了三厅二走廊二天井一厝包的格局。庙前右侧有一古榕,历经数百年而仍郁郁葱葱,其主干须数人才能环抱,这给古庙增添了一笔浓重的历史色彩。

    改革开放后,下宫天后古庙在海内外热心人捐助下,已修葺一新。近些年来,古庙理事会不但集资数十万元开拓了一条天后路,而且兴建了一座规模壮观的妈祖公园,园内立有精细庄重的妈祖石雕像,还有造型奇异的“添福亭”和“添寿亭”,给游客带来吉祥意蕴,因而,越来越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6月1日,潮阳民间艺术学会还特地前来妈祖公园举办了一次主题为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书笔会,数十名艺友现场进行泼墨挥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下宫天后古庙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

    涵碧纳秀东涵阁

    东涵阁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建筑,阁因东纳奔流不息之练江水浩气而得名。远观之,绿树簇拥,白云绕顶,疑似仙境;近看之,涵碧纳秀,水色浩淼,仿若桃源。更有凉亭垂柳映衬,令人不相信是一座乡村老人活动中心,而是某处园林中奇观的一角。

    东涵阁建成于2001年5月,是和平镇下寨大东门社的老人活动场所。今日的乡村老人,能有如此优越休闲娱乐场所,的确令人惊羡不已。从室内的碑记可以了解到,东涵阁是由大东门社的热心人士马振光、马俊杰、马文豪、马文昭、马海才、马桂心、马和深等发起并募资兴建。东涵阁的建成,我们可以看到了今日乡村农民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境界。

你是本文的第111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8-02-10
作 者: 际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