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峰古寺、忠义臣邻坊、东关外石桥,铭记着邢氏族人义胆忠心的古风双峰寺是揭阳最大的寺院,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州三大古刹。该寺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其建设与发展,都与邢氏先贤有着密切的关系。 始祖邢敦素,原籍福建福清县,南宋赐进士出身,于绍兴年间(1131—1162)任广东提举使,后在揭阳县治东侧凤围创村立籍。他有三子,长子邢道济18岁中解元后不仕,时崇佛教,适逢僧人法山择地移建双峰寺,邢道济在父亲的支持下极力资助建寺。据《揭阳县志》(光绪正续志)载:“双峰寺旧在磐溪都之双山, 宋绍兴十年僧法山创建至僧石山,移建县治东马山巷,为邑人邢姓所施深56丈、前广52丈、后广32丈,周界以水……天启六年,僧妙通又荡废,而时汪起凤任粤省藩司,单人邢之桂赴控批行……”从文中可看到,双峰寺的成功移建,是与揭阳邢氏二世祖邢道济有直接关系的,而该寺的保护和发展,邢道济的裔孙、明天启辛酉科举人邢之桂又有一功。 邢氏族人义胆忠心乐善好施之风代有传人,现再撷《揭阳县志》(正续志)两则列下:“邢朝凤,监生,选授凤阳县丞,未赴任。雍正丙午、丁未叠饥,捐谷 协赈,出所有减价平粜。又储谷百石于当社,其他捐助尤多,如修双峰寺、东关外石桥及一带灰路,皆不惜重赀以要其成。”又云:“忠义臣邻坊在东关外,为光禄署正邢瑞捐助边响立。” 对上述引文中邢朝凤的义举无须赘述。关于“忠义臣邻坊”,“坊”是占代朝廷用以表扬忠孝节义或科第寿考等,是不能随便建的。该坊是明朝神宗皇帝钦赐“为光禄署正邢瑞捐边饷立”。在忠义臣邻坊上,嵌有一块70 X40厘米的双面直式油麻石“圣旨”牌。据邢氏族老回忆,石亭建在凤围村前官道上,过路人骑马者必须下马,坐轿的必须下轿。亭旁有副对联:“父题雁塔,子宴鹿鸣,是父是兄各重奕世;文靖野僧,武平荆楚,文治武功代有传人。”此联歌颂了邢氏祖宗文治武功的业德:父题雁塔——始祖邢敦素登进士后,于绍兴年间任广东提举史,朝廷在宫中雁塔上颁布沼书;子宴鹿鸣——邢敦素之子邢道济、曾孙邢双溪,皆授旨赐宴;文靖野僧——十二世邢之桂,明崇祯壬午年授福安县令时,率兵平息数千作乱妖僧;武平荆楚——十世邢镛、邢琼在明初授命平定荆楚祸乱,立下赫赫战功,后任中宪大夫。由此可见邢瑞的义举影响之大。该坊于1958年扩道时被毁,今仅存一块“圣旨”石刻保存在邢氏宗祠内。 明代文武书斋、形如巨斗的石马槽耸立凤围村头,似向世人述说邢氏先人勤奋读书习武的故事 来到凤围村头,记者参观了建于明代的“文武书斋”。这是—幢普遍平房,书斋进深20余米,古时分前后两半,前习武,后读书。 据传,文武书斋是清乾隆邢氏19世邢德峰所创建。为使梓里的子弟有个读书习武的场所,成为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因此合建了此文武书斋。练习骑射就必须养马,建斋时用巨大的花岗石块雕凿成形如巨斗的两个马槽,每个均可盛水5担以上。石马槽迄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文武书斋前。 邢氏一门重文教武习,在古代历朝科举中举者及取得“五贡”资格后出仕者为数甚多,还有部分捐纳取得的贡生者,任职后均能尽职为国为民,政声卓著。在凤围村,有建于明代的“大夫第”,它是明代名宦邢节、邢之桂的旧居。邢节为明弘治十年(1497)岁贡生,天顺年任广西博白县正堂,在职时勤政亲民,政绩颇佳。其曾孙邢之桂,天启元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壬午年授临江府推官,执法公允,为清江太史杨廷麟所器重,继授福安县令。当时福安有数千不法僧人聚众作乱,百姓苦不甚言。邢之桂就任后,率兵围捕,很快平息动乱,使县中民众得以安居乐业。邢氏生性耿直,衣食朴素,不事矫饰,颇受百姓的敬重。他在“甲中国变”时知难而退,弃职回到揭阳凤围。、但是,在刘公显反清“九军”攻陷揭阳时,入城后滥杀官绅富户,邢之桂也躲避不过,宁死也不为所用,于清顺治三年(1646)被害。 在近现代,邢氏知名学者更是不胜枚举。上世纪40年代留学美国,获美国经济学博士、乔治敦大学财政学教授邢平,留美硕士邢禹依、留美学士邢禹成(均在台湾);北京军区医院政委、教授邢陈杰,汕头大学律师事务所主任、硕士、副教授邢波;人民日报驻香港首席记者邢凤炳、湖北省宜昌电视台台长邢禹江。邢禹宏(1942~)自幼酷爱翰墨,长年苦练不辍,终于学有所成。擅行、草、篆、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事迹及作品频频见诸新闻媒体。作品曾入选《北京申奥大展》,有作品获得中国文联主办的民间书法美术大展特别金奖等多个奖项,还有作品被国家文化部门收藏。现为国家人事部人才所书画研究员,揭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揭阳市传记文学协会会员。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