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历代凡被后人誉为先贤者,无不奉儒学为正宗,兼取佛、道等他家所长,勤于读书,勉于修身,严于律己,精于著述。他们那些饱经历史沧桑之后得以幸存并流传至今的撰著,系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其中一些言论在今天看来未免不合时宜,但不少有益的思想理念完全可为今人继承和借鉴。 明代岭南理学大儒王阳明的高足薛侃著有《研几录》《图书质疑》,弘扬王氏“致良知”的“心学”,强调人应注重自修。在《研几录》中他说:“视人如己,则爱人之心恳切。爱人恳切,则千乖百怪自遁”;“自任重则自治密,责己切则责人轻”;“一人之言未可据,一时之见不可定”。其意思是:把别人视如自己,就能恳切地做到“仁者爱人”,而能恳切地做到“仁者爱人”,什么不和谐和怨责均可消弭在无形之中;人注重自己的责任就能严于律己,责己从严则责人从轻;一个人的话不可作为依据而偏听偏信,莫根据自己一时的想法对某事匆忙做出决定,而应谋而后动。他又说:“意中若见自家是处便是魔,若见人家不是处亦是魔。”其意为:一个人在意识中,看自己全是优点,看他人全为不是处,这就是佛学所说的“魔”,即均为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不健康的心理。这些言论,对今人修己、待人和处事,均有着相当的启迪作用。 被誉为“岭南第一名臣”的明代著名军事家、官至兵部尚书的翁万达,著有《东涯集》《稽愆集》《思德堂诗集》等行世,内容涉治军、治边、治政、治家、治己诸方面,对今人来说不无参考价值。《思德堂诗集》中,有《夜发指阳和道怀忆小儿因念家君及先大府君嘱情弟侄怆然有怀》七律四首,其第三首曰:“宦族骄狂羞杀人,愁闻弟侄好肥轻。岂思陵谷犹能改,况复箕裘愧此生。鬼瞰高明应不爽,人非刻苦竟何成?作书万里遥相寄,涕泣叮咛冀尔听!”这是他任兵部侍郎总督宣府、大同等处军务时,在戎马倥偬的夤夜行军途中专门写给远在揭阳自家弟侄的一首告诫诗。诗开头痛斥“宦族骄狂”最为可耻,痛陈个别弟侄有肥马轻裘的奢华行为让他忧虑揪心。颔、颈二联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小雅·十月之交》,意为:人的地位高低随时可变)、“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意为:子弟应学会继承父兄事业)、“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文选·扬雄 》,意为:鬼神时刻在监视显贵人家,肆无忌惮贪求“满盈”必遭其祸害)等三个典故训戒弟侄,痛切指出“人非刻苦”必将一事无成,要弟侄辈深思、知愧、警醒、痛改前非。尾联涕泣声声,期盼弟侄能体谅其苦心听得进他的叮咛嘱咐。全诗对有“肥轻”行为的弟侄责之以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人至深。其时,他还写了一封《告乡父老子弟书》,请求乡亲父老监督其弟侄僮仆:“倘有不才,主事者轻则戒饬之,重则挞辱之,闻诸官而理之”,“以法相稽,使其所严惮不复繁逞”。意望他们对其有不端行为的弟侄僮仆,轻则加以训戒,重则杖打羞辱,送官处理,依法严惩,让其害怕,不敢再犯。读诗和信,一位履官“悚悚惕惕如临深谷”,严于律己也严管亲属的高官形象,兀然高耸于人们心中,强烈震撼读者心灵,让人觉得其品质之难能可贵。翁氏此诗和信,应使历代纵容亲属胡作非为的贪官腐吏顿感无地自容,即在今天,也具有其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