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茶的历史悠久,喝茶也是中国人的一大传统。喝工夫茶更是潮汕人的一个生活习惯。 虽然喝茶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但是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及积累不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何对茶进行挑选鉴别? 郑惠丰先生作为汕头工夫茶艺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他对选择茶有着自己的见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华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谈起茶的特性及选择如数家珍,他说,茶叶的好坏,人们经常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即茶外形的整碎、色泽、嫩度、条形、净度以及茶内在本质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指标去判断,这些是必要的,但是不少人往往忽视了茶的“出身”,即茶的生长环境。 不同环境生长的茶叶,可影响到它的品质。一般来说,茶树是好酸性的植物,喜好在年平均温度20℃左右的气温下成长;终年有云雾笼罩,水质好且排水良好的地方,能够长出较好品质的茶叶;海拔高的山区比海拔较低的地区要好;其他诸如空气、雨水等较不受污染的地方也是茶树生长的好环境。他以白叶单丛茶为例介绍说,“好山、好水、好林”出好茶,白叶单丛茶产于广东省饶平县岭头村。单丛是继岭头奇兰之后,在乌龙茶中又一特殊品种的新发现。 饶平地处粤东南部,濒临南海;而岭头地处凤凰山麓,海拔400余米,境内山岭连绵,竹木交荫,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地质疏松,实乃天然的宜茶之地。 赤叶单丛茶更是岭头单丛茶中的名贵品种,其生长要求很高,要求高山,早晚要求有云雾环绕,要求有适当的日照和原始的土壤,不施肥、不喷农药。茶树基本处于原始野生生长状态,又由于其土壤相对于田园管理的较为贫瘠,所以其茶叶颜色较嫩黄,经过一番精心地加工之后,成品茶不像其他乌龙条形茶那么的乌黑光亮,而是呈偏褐色,是以当地茶农也把它叫做赤叶茶。 赤叶单丛茶产量较白叶单丛茶要少得多,是以价格也比白叶单丛茶要高一些。以春冬品质最好,春茶色泽黄褐似鳝鱼色,条索均匀,细长,滋味甘醇,气味沉香,有花蜜之香。冬茶条索粗大,呈黄褐色,气味飘香滋味醇厚。去年刚刚出品的“双髻娘山”单丛茶和红茶,就是用赤叶单丛茶制作的,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成为“高端”的功夫茶,日前更是在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全国名优茶质量竞赛”中双双获得“金奖”。红茶还成了很多航班头等舱的专用茶叶。这两种茶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除了秉承传统制茶精髓,由摘青、晒青、摇青、发酵、杀青、揉捻、烘焙等十二道古法工序制作,以及资深制茶大师及专家团队的创新之外,还得益于双髻娘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双髻娘山位于“潮汕屋脊”的韩江和黄河岗的分水岭,与凤凰山、大质山一脉相连,是著名的领头单丛茶产地。主峰海拔1036米,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双髻娘山难得的火山岩地貌,肥沃的黑色火山泥土,优质的山泉,为茶叶的生长和种植带来了天然的便利。依山水、近森林,不喷洒农药、不灌注激素、不施化肥的纯天然生态种植。精心培育,使双髻娘山的茶叶浓香醇厚,饮后颊齿留香。 郑惠丰认为,人们常说“高山云雾出名茶”,这个没错,不过在选择高山茶叶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要了解产高山的土质、水质、施肥方式及周边是否有环境污染,真正做到好山好水、无污染且纯天然生态种植的高山茶才是真正的好茶。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