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十五日晚稻收获之后,潮汕农村饮水思源,热烈举行祭拜五谷神的活动,并称这一天是“五谷母生”。有些地方还在六月十五日早稻收成之后,也举行五谷神的祭拜活动。
    我国时节的民俗活动,大凡都起之于某些事因或附会在一些人物或鬼神身上,那么,为何要祭五谷神?五谷神指称谁呢?典籍对五谷神的指称的说法虽不尽相同,但较为集中认为是“后稷”。《诗经·大雅·生民》就是专门记述谷神后稷的:后稷是周部族的始祖,其母亲姜螈因踩踏上帝的足印而感孕生下他,姜螈把他丢弃在小巷,牛羊不仅不踩踏他,反而给他喂乳;把他丢弃在冰雪地上,鸟儿展开翅膀盖住他给他保暖。后稷神奇地活下来,并具有天赋的种植谷物的才能。他培养了良种,用丰收的谷物祭祀上帝。这位谷神创造的业绩一直传衍至今。
    《诗经》的这一诗章,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可能是周代史官根据神话传说改写的,其用意无非是将神话传说中的伟大人物奉为周王朝的祖先,让臣民明白归服其统治,乃天命所授。
    汉族对稷神的祭祀与崇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宋代《岁时广记》引《孝经纬》有“稷,五谷之长也,谷种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的记载。《山海经·大荒西经》也载:“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书·吕刑》说:“稷降播种,农殖嘉谷。”据传,“五帝”颛顼帝时厉山氏之子“柱”和周始祖“弃”(“弃”是后稷的另名,因其母姜螈要丢弃他,故也被名为“弃”),都是播种百谷的稷神。
    古文献常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因为“社”是指土地神,“稷”是指五谷神,全国人民自古是在土地上种植五谷来维持生存的,所以历代帝王把“祭社稷”列为国家的大典。“稷”是今天的小米,是古代北方的主粮之一,被称为“五谷之长”;“稷”相传又是周部族始祖后稷发现、培植的,故“社稷”既是王权的代表,又有神化周部族祖先的象征意义。基于上述理念与史籍记载,把五谷神指称后稷,还是较合理和较可信的。
    广大农民虽然诚心诚意祭拜五谷神,但五谷神是怎样的神,他们既不知道,也不深究。五谷神没有庙宇,也没有神像,潮汕一带用米筒装满米,插几根稻穗和香烛,就算给五谷神安了神位,端上祭品和点燃香烛后,朝神位跪拜,至香烛烧完,就可将神位撤除。但福建等地是把祭品搬至田头拜田头伯公。湖南瑶族认为五谷神是驻守田间和谷仓的神灵,祭时选择吉日到田头烧田头纸,供酒肉谢神。秋收粮谷归仓时烧香祷告,请禾公禾母进仓回家守护。畲族先祖昔年在山区开地种粮,遭受各种灾害,传说他们焚香端祭品奉祀土地神,土地神却托焚告知人们,它的责任是管辖境内土地,不管五谷,启示人们向五谷神请求保佑。此后畲族无论浸种、播种、除草与虫、收割谷物等,都要祭五谷神。
    对五谷神的称呼,各地也不大相同,江西称谷神为“福主”或“福主公公”,浙江称“田公田婆”,福建华安县称“稻母公后稷”,湖南瑶族称“禾公禾母”,彝族称“谷婆婆”,广西瑶族称五谷神为“神农公”。
    由于土地是万物滋长的本源,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人们称之为“地母”。地母能生长五谷,五谷是人类栽培种植而能够进行人工生产,这个过程离不开妇女的创造。在母系社会时代,地母称为“后土”,“后”的原始涵义是母亲育子之意,“土”则为万物之母,潮汕自古以来把“五谷神”称为“五谷母”或“五谷娘”是否与此观念有联系,值得探讨。
    人们祭拜五谷神是期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也相信只要留住五谷神,就不愁吃不愁穿。人们虔诚地用祭品供奉五谷神,汉族多用鸡、鸭、酒肉;畲族用鸡、猪肉、酒、蛋、饭,并在饭上插上三枝煮熟稻穗;福建华安县则要煮地瓜,作米糕作供品,寓意稻谷粒粒像地瓜一样饱满沉甸。潮汕祭拜五谷母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制作各种象征性的果品,包括谷穗果、尖担果、箩筐果、饭匙果、大猪果、五谷母果、红桃果等。其中谷穗果、箩筐果、饭匙果的制作方法都是用同一种棵料,模拟实物捏出状貌相似的果品。棵料是米粉、花生、黑豆,有的还加上黄豆。制作时先将米粉渗入滚水或热水,揉成团,再与花生、黑豆等揉在一起,便可按棵品形状捏制。也有人将豆类与米粉混在一起后再加热水揉匀:因黑豆、黄豆较难熟,人们常在制作果品前先煮熟:每种果品掺人豆类可以是一种,也可多种。哪一果品需掺人哪些豆,都没有规格和限定,根据各家各户吃时的口感和意兴自定。这几种果品的果料并不高档,但豆类的香醇滑美,使果品都很可口,加上形状奇特,花色品种多样,激发各家各户儿童极大的食兴。
    “大猪果”、“五谷母是果”和“尖担果”,一般是用米粉作果皮,再包馅料,馅料有甜、咸两种,甜料多用豆沙、芋泥,咸料有用绿豆爿、花生仁拌萝卜丝、芹菜之类。其中“大猪棵”捏成猪状,“尖担果”捏成双头尖的担状,“五谷母果”需捏成五种略有差异的人形,因为这种果象征“五谷主”,也有称为“五身人仔”的。祭拜这种果必须“五样俱全”(代表五谷)。
    五谷母生供奉祭品还需五牲或三牲、新米饭、酒等,有的地方还要有甜豆腐。据王永宜先生介绍,惠来葵潭还有用糯米糍祀五谷神的作法,有点似祭灶神,大概仅此一地,没有普遍意义。

你是本文的第1207位读者
来 源: 《潮汕食俗》
作 者: 吴奎信、丘彪、吴湘红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