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瓮咸菜 几多潮味 最新 图1张

    在潮汕,咸菜与菜脯、鱼露并称“潮汕三宝”,咸菜是专指用大芥菜盐渍而成的“杂咸”,一瓣青净咸脆的“咸菜”,佐上白糜或清汤,承载着潮汕人对于海边平淡生活的丝丝念想。

    读过一点古文的人,大概都知道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范仲淹少时家贫,住在寺庙里发奋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冷凝后划为四块,早晚各二,只以切碎的咸菜佐餐。不仅如此,他还“食髓知味”,写了一篇《齑赋》,叹道“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徵羽”,一碟贫困岁月佐饭的咸菜,让他写来却声色俱佳,陶陶然乐在其中。在中国,咸菜可谓是平民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各地对于“咸菜”的专指也不尽相同,四川的榨菜、朝鲜的辣菜、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苏州的春不老……都可以称为“咸菜”。我们无法推断范仲淹所指的是哪一种,但一碟咸菜所透露出的对平淡生活的回味和对“草根乡情”的留恋却是相同的。

    记忆 家乡的声音家乡的味

    在北漂族阿南的记忆中,关于小时候最真切自然的回忆,是每天在路口阿伯一声悠长的“卖咸菜哟……”的叫唤声中醒来,躲在被窝里看窗外,天蒙蒙亮,淡淡的幽蓝色,周围很静,专腌咸菜的老伯,骑一辆老式单车,后座两旁载着两瓮咸菜,慢悠悠地划过每户人家的门口,这时候,如果细心听,能听见有些人家“吱呀”一声推开一扇门,小孩或者老人召唤一声“卖咸菜的,来”,之后是窸窸窣窣的买卖的声音,老伯打开密封的咸菜瓮,勾出一挂咸菜,慢慢的清晨湿润的空气里也夹杂了淡淡的咸味道。这时候,阿南的母亲也经常站在巷子口,等待买一挂新鲜腌好的咸菜。夏天的时候,阿南的母亲会在他起床前将白糜盛好晾在餐桌上,咸菜用手撕成小瓣儿,淋上点儿潮汕辣椒酱或者南姜末,等到他洗漱完毕,糜的温度刚刚好,就着鲜脆的咸菜呼呼啦啦喝下去,甚是舒爽。“有时候妈妈也会变着花样,把咸菜切成小方块,拌上南姜末、芫荽碎、新鲜辣椒碎和白糖,渍半个小时就能吃,咬在嘴里,有咸菜爽脆的声音和着白糖咯吱咯吱的声音,满口的咸香微甜,很是不一样。”北上工作之后,潮汕咸菜爽脆的独特口感和纯粹干净的咸味独留在阿南的记忆深处,“如今在外面,什么口味的菜都吃遍了,但回了家,最想念的是早晨起床妈妈晾好的一碗白粥和一碟手撕咸菜。”而腌咸菜的老伯已经不再沿街叫卖了,那声悠扬的“卖咸菜哟……”和他打开咸菜盎时咸咸的味道也都只能飘散在阿南的记忆里了。

    腌制 盐与蔬的奇妙化学反应

    在这种温暖情感的浸润里,回过头,我们不得不佩服潮汕先人创造这种简单又美味的食物的想象力。在中国各地,咸菜的制作大多遵循就地取材的自然原则,原材料不同,制作方式也不同。在潮汕,咸菜专指用大芥菜盐渍的“杂咸”。大芥菜,就是潮汕人俗称的“大菜蕾”。“大菜”的种植在晚造收成后,利用稻田冬曝,掘地种植,到春节前就可大批收成了。潮汕农妇是最爱惜食物的,大菜大批收成卖不掉吃不完时,人们就将其腌制,以延长保存期。擅长腌制咸菜和酸菜的王大妈一直对这种自家腌制的食材情有独钟,她说每年大菜收成时,是腌制咸菜最好的时节,将大菜的外瓣剥去,洗净泥沙,切成两半,摊开在太阳下晒一天,然后用食盐在菜身上揉搓,再平整地放入咸菜瓮或咸菜缸中,放一层菜撒一层盐,最后用大石头压实。大约一个月后,大菜变成金黄色就可以食用了。但在潮汕咸菜中还有一种被成为“酸咸菜”的,王大妈说,酸咸菜用的不是“大菜蕾”,而是“春菜”(芥菜的另一品种)。“无需晒太阳也无需除去外叶,直接加盐放入缸中,压实密封之后整个缸置于太阳下暴晒,让缸外受热催熟,一周后就能吃上有特殊酸味的酸咸菜了。”

    王大妈称腌制咸菜的手法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她感慨:“老一辈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同样的盐和蔬菜,掌握不同的时间和发酵方式,就能造出不同的东西,潮汕的‘咸菜尾’还能制作出另一种‘杂咸’,那就是橄榄菜。”

    搭配 “高档”“平价”总相宜

    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碟清寡咸菜,却轻易勾起潮汕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回味和草根乡情的留恋。一碟咸菜勾勒出的淡淡咸鲜滋味,是属于潮汕的特有的味道,藏匿在一锅咸菜猪肚汤里,或是一盘咸菜炒荷兰豆的青翠中。对于潮汕人来说,咸菜虽平价、草根,却从来不是上不得台面的“低档货”。事实上它甚至很百搭,无论是豆芽、瘦肉这样的平价食材,抑或海鳗、响螺这样的高档海鲜都能与其绝佳搭配。

    逢年过节,潮汕主妇们总喜欢买回一个猪肚,洗净用黑胡椒炖制高汤,猪肚切片后无论是与咸菜灼一碗奶白色的浓汤,或是放在砂锅里,等着咕噜咕噜地煲到猪肚酥烂、汁液浓稠,都是“最潮汕味”的;而正宗的“鳗鱼咸菜”,则要选取带春的鲜活大海鳗,先沿截面横切成约三公分的厚块,鱼春洗净后整块放入,然后加入大量的潮汕咸菜和咸菜汁,猛火烧开后再文火焖煮几小时,直到咸菜的酸鲜滋味被麻鱼吸收,汤汁变得浓稠,无论是趁热吃还是等待彻底冷却之后慢慢品尝,都满是浓浓海味,这样的一道菜,鱼的鲜甜加上咸菜的酸鲜,兴许只有潮汕人能真正吃出其中的滋味。

你是本文的第90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2-05-26
作 者: 刘佳纯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