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出的潮汕人把“拍鱼丸”的技艺带到兴梅,带到广州,带到上海,带到北京,带到香港,甚至带到国外,带到东南亚和欧美去了。一个个经营鱼丸为主的具有浓郁潮汕风味的店铺、作坊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开将起来。锅里的鱼丸汤在沸腾,游子的心也在沸腾啊!
有这样一个令我深信不疑的故事:有位华侨到了古稀之年,四个儿子要求分家,他把财产分为四、二、二、二四份,叫儿子们各自做一样菜肴给他吃,符合他的心意的将得到加倍的一份财产。结果,大儿子端来了鸡汤炖鱼翅,二儿子端来了冰糖熬燕窝,三儿子端来了鲍鱼香菇羹,老人家样样摇头拒食。唯独小儿子端上来的一碗菜使他瞳仁发亮,捋须点头,立即举笔把即双份的财产签给了他。小儿子端来的不是别的,就是清清汤中荡圆球。鱼丸,“余圆”,又有余又团圆。家乡风味勾起了老华侨的乡思。他特别嘱咐小儿子,要把这笔钱带回唐山,经营点有益于桑梓的事业。 面今,到汕头市要吃鱼丸并非难事。一个个鱼丸摊档象恒温下的草菇一样从培养基上纷纷冒出头来。站在小菜场一头望去,但见几个高筐,一溜雪白,数只红辣椒搭在鱼丸山上,反衬得鱼丸更加出色。允许个体经营,有了竞争,鱼丸的质量就有了保证。三和市有个老高,天天卖两大筛鱼丸。他制作够工,脾气又自古怪。我这个较少上小菜场买菜,有个星期天,主妇无暇,我便挎篮赴市。站在老高的摊档前,我欣赏他的鱼丸洁白浑圆,却又不放心地问他:“这鱼丸脆吗?”他怫然回答:“不脆包退钱,担心就别买!”我感到他倔得可爱,就说买一斤。这老头高兴起来,称得秤杆往上翘,还喜滋滋地给你加上一粒。后来,我听家里人说,这老高还挺认真哩!从不卖隔夜货。他的鱼丸几乎天天卖完,偶尔卖不完,他就把剩下的削价全给了饮食店,自己留下一面赤澄澄的金字招牌。 又有一个星期天,我上市上得迟了,老高筐里已剩下没几颗鱼丸。我叹息好货让别人抢光了。他乐呵呵地将剩丸全部捡落我篮里。我问他多少钱。他说:“不用钱,你这表扬就值大钱啦!”我揣摸了份量,还是硬塞了五角钱还他。他兴头上来,瓮声瓮气地给我讲笑话。他说:“有一天,我的小孙子挟起一颗鱼丸,不小心掉了,可蹲到地上找了老半天也找不着,等到他站起来时,却发现那颗鱼丸竟在桌子上。原来是我家的鱼丸弹性好,掉下马上弹回桌上啦!” 我笑了。他的榆木性格此刻竟也变得有弹性了。我也高兴,这有弹性的鱼丸正撞在我心窝上。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