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芳酒楼好鱼翅 最新 图1张
                                            ▲陶芳酒楼旧址

  “陶芳鱼翅”是旧时汕头埠的饮食文化品牌;陶芳酒楼,目前楼虽残破风韵犹存。有识之士正在呼吁倡议抢救旧城区文化,如果这个动议奏效,建议将“陶芳鱼翅”和陶芳酒楼列入重点抢救的名单。

  5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在汕头老城的街头巷尾听到这么四句顺口溜:“永平酒楼好架势(好架势,有气派),中央酒楼好猫谊(猫谊,玩耍),陶芳酒楼好鱼翅,陶陶戏院好看戏。”随着时间的迁移,这首顺口溜似乎淡出汕头人的话语,但它积压在我记忆的仓底。最近的一个晚上,我在与老友郭生“空中闲聊”中,他重提起“陶芳酒楼好鱼翅”。郭生君比我年长三几岁,记住这句顺口溜是情理中事,奇怪的是,“文革牌”的庄意光先生此后也在我面前提说“陶芳酒楼好鱼翅”。看来,“陶芳酒楼”、“陶芳鱼翅”这两个概念尚未消亡。我就顺着这话题说开去——

  好鱼翅蜚声海内外

  其实,激活我记忆深处“陶芳酒楼好鱼翅”这句话的,并非郭生和庄意光两先生,而是两年多前在新加坡萍水相遇的一位老先生。那天,在新加坡动物园,我走进凉亭歇脚。里面先有一对老年男女。老先生试探着用潮汕话与我交谈:“先生,地块来(哪里来)?”我答:“汕头。先生您呢?”他答:“我们从马来西亚过来,很近。我老家澄海,我离家快70年了。”一番问讯之后老先生话锋一转:“汕头过去有一家陶芳酒楼,做的鱼翅很有名,您听说过吗?”我答:“陶芳酒楼楼还在,但早不做酒楼了。‘陶芳酒楼好鱼翅’以前在民间流传着。”老先生说:“以前南洋一带的潮汕过番人都知道陶芳酒楼的鱼翅好吃。可惜我没吃过,以前没钱吃不上,后来有钱却又吃不到。”

  我的一位熟人,移居香港半个多世纪的郭老先生,跟我说他吃过陶芳酒楼的鱼翅,当年他还年幼,是兄长带他去饱口福的。他连说“真好吃”、“真好吃”,但却说不出具体怎样的好。

  陶芳酒楼做的鱼翅好在哪里?做出好鱼翅的秘诀在哪里?我无从了解,只是在小时候,听我父亲的朋友老陈叔(一个老兵,上世纪50年代末转业到汕头市鱼露厂当炊事员)却说过陶芳酒楼鱼翅,凭记忆录下,仅供读者参考:陈叔说,陶芳酒楼的鱼翅,首先贵在货真,加上药材制作,有补肾的药用价值。其次,汤水用老母鸡熬制,十分鲜美。翅条脆、嫩,口感特佳。与众不同的是,用油爆发翅(一般都是水泡发翅),省工兼增加翅条脆嫩度。据说这一着是看家本事。

  老陈叔说的对不对,我不得而知。希望有知情者来晒一晒陶芳酒楼的鱼翅菜谱。

  好鱼翅背后的轶闻

  轶闻一:孝子促成大生意。据说上世纪30年代,上海某绸缎行经理来汕头埠与某布行做生意。布行老板邀绸缎经理上陶芳酒楼洽谈。双方意向未能达成共识,契约无法签订。菜尚未上,上海方经理起身要告辞。汕头方老板坚留,道:“生意不成友谊在。”汕头老板让酒楼上两客上好鱼翅。上海方经理吃到鱼翅,赞不绝口,而让他惊讶的是,汕头方老板竟将自己的这客鱼翅装进事先带来的搪瓷口壶。面对一脸愕色的上海方经理,汕头方老板从容地说:“带给我父亲吃。他最爱吃陶芳酒楼做的鱼翅。”受百事孝为先的传统思想熏陶的旧中国人,孝是最感人的。上海方经理被深深感动了,认为与这样的孝子失之交臂是遗憾的,于是,重议合同,互惠互谅,求大同存小异,做成大生意,建立互信合作伙伴关系。

  轶闻二:逃亡地主一句不慎被逮住。上世纪50年代上半叶,土改时期。一天下午,已改作汕头市第三小学的原陶芳酒楼门前,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在徘徊,受到当地“居民积极分子”的注意。中年人对陶芳酒楼旧址东张西望,忽而喃喃自语:“陶芳酒楼好鱼翅”。这句话恰被一直在监视着他的一个女“居民积极分子”听到,这位警惕性很高的女“居民积极分子”觉得有异:“一个衣衫不整的人懂什么陶芳鱼翅?”立即上前盘查。中年人拔腿要跑,暗中监视着他的几名“居民积极分子”一拥而上,将他擒住,带到设在附近的“指挥所”(解放初期的市区居民临时管理机构,工作范围包括防空等)。“指挥所”的人将他扭送到派出所,经审查,原来是一名逃亡地主。据说他在解放前辉煌的日子里企望吃上一碗“陶芳鱼翅”,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吃到,想不到在逃避斗争流亡的路上却来到陶芳酒楼,心有不甘,却不料一言不慎被逮个正着。

  陶芳酒楼几度春秋

  陶芳酒楼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主人是谁,我未加考证。吴锦文先生近日提供:“陶芳酒楼的主人有一女婿姓杨,是我省二建公司的同事。”掌握情况,仅此而已。陶芳酒楼牌号是“陶芳合记”,解读这个牌号,应该有多个股东。志书记载陶芳酒楼的地址是“万安街4号”,而它现在悬挂的是“万安街3号”。附近居民称陶芳酒楼所在的这段万安街(位于永平路东侧一段)称作“陶芳巷”,因招牌名而衍生街巷名,上世纪60年代小孩子及外地人多误读为“台湾巷”。

  1950年,陶芳酒楼停业,楼址改作汕头市第三小学。该校第一任校长郭燕树(汕头市军管会1950年2月13日委任)。与陶芳酒楼形成90度角的毗邻的“花会”(现地址是万安街2号)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宿舍。

  1950年代中叶,第三小学从陶芳酒楼撤出,陶芳酒楼和“花会”成为“汕头市华侨旅社二社”(外马路的西南通为“汕头市华侨旅社一社”)。

  1960年代下半叶(或是1970年代),陶芳酒楼成为汕头市航运局办公楼。现在,它成为民居。

  陶芳酒楼成为学校和侨社,志书无载。《汕头市志》载陶芳酒楼1951年停业,错。应为1950年。

  附说金台“花会”

  现址万安街2号的三层钢筋结构洋楼,(马面墙是清水红砖,朝南),老一辈称它为“花会”。最近,郭生先生告诉我,他的母亲(92岁的谢礼凤老师)曾说这座建筑物解放前称作“金台”。我忽然记起来,小时候曾听说过汕头埠有个很有名气的舞厅叫“金台”,可能是指斯处吧?

  什么是“花会”呢?它是妓女的管理机构,是上世纪40年代国民党政府设立的。妓女到这里接受登记,缴税(称为“花捐”),便成为“合法妓女”(衣袋上戴一小朵布花为标志),可以“合法经营”。据说喻英奇很重视“花捐”,通过这条渠道筹集“剿匪”经费。

  “金台”不光彩的历史,我只是听说。我认识它的1960年代,它是众多侨属关注的焦点。天灾人祸的1960年代初期,侨居海外的潮汕乡亲赶紧一批批寄食品衣物回家乡救济亲人。这些物资大部分托回乡探亲的潮人带来。当时,每一个从海外乘轮船回潮汕探亲的华侨,都要被亲友委托带上好几吨的物资。回国的华侨,必须事先委托汕头的亲友物色一处空地,抵岸后把“番客物”寄存该处,待收件人从各地来领取。收件人从海外寄件人的来信中知道托件人的姓名、航次。托件人将库储地址告知侨社,侨社的人把这些信息抄成公告,贴在“金台”的东面墙上,收件人就在托件人抵汕的日子里到“金台”东墙上寻找到何处领件。例如:澄海农民张三收到侨居新加坡的弟弟张九的来信,信中说:托乡亲李四带去大米100斤。李四乘金皇203航次回国,预计12月2日船到汕。张三哪里都不用去,他于12月2日到陶芳巷华侨二社金台的东墙上一看,正贴着金皇203航次抵汕的公告。仔细一看,李四的“番客物”囤寄在安平路501号,于是,张三直奔安平路501号而去。

  那时节,“金台”东墙上经常聚集着多少渴望的眼光。“金台”东墙,还在。

  短评:

  陶芳,陶醉着鲜美芳香的酒食,这招牌,很有文化味。

  曾几何时,我们把美食称为“资产阶级”,只有粗蔬淡饭才是工农兵大众化,于是,“陶芳鱼翅”这块汕头埠美食文化的品牌被砸了近一个甲子。

  近日,我再去看陶芳酒楼和金台,楼残破,但昔日的韵味依稀可见。

  陶芳酒楼,陶芳鱼翅,是汕头埠文化的内容。抢救汕头埠文化,请不要忘记它们。

你是本文的第930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0-12-26
作 者: 鄞镇凯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