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草药与药饮 最新 图1张

    潮汕草药,品种繁多,资源丰富,遍布平原山区,野生土长,采集方便。潮汕的草药有的可数味配合或加上中药成方煎水内服;有的捣烂用于敷贴或取其鲜汁配药散外用;有的可与中药结合制成丸、散、膏等。民国以前,草医利用草药医治痈疽、毒疮、瘰疬、麻风等症。当时的潮州城内,专营青草的药店就有10多家。近郊农民每逢农闲时也采药挑卖。在远销海内外的潮汕南土药中,就有土茯、淡竹、茅根等草药。
    1949年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继承祖国的医药学遗产,加强对草药资源的发掘、调查、移植和利用。1958午后,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大量采用和广泛种植中草药,并按不同季节和疾病发生流行情况,采用中草药作为群众性预防药品。1959年,汕头市用草药治疗蛔虫、钩虫、血丝虫病,用桃叶、蓖麻叶、剑麻等熏杀灭蚊获得效果;潮安县应用中草药贯众、紫革等预防麻疹,服药人数9.7万余名。与此同时,各地卫生部门还组织医药卫生人员上山采集草药,仅是1959年汕头市便采集草药6万多斤,既解决了部分药材供应紧缺,又节省大量资金。60年代,各级卫生医疗部门推广使用中草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1960年4月,揭阳县人民医院设置了青草药门诊,聘请了名草医和草药工进院工作,10月,该县棉湖公社(今属揭西县)设立了临时的青草医院,配备病房6间、病床38张、草医3名,以草药为主治疗肺结核、哮喘、急性肠胃炎等,获得临床验证。1966年 3月26日,汕头专区成立了草药研究委员会,对本地民间草药进行发掘、整理,加以总结、推广,并于1968年编辑出版了《潮汕草药》5万册(张长民主编);各地也编印了多种地方性的中草药验方、秘方。1969年,潮汕卫生系统开展“一根针、一把草” 和群众性的采、种、制、用中草药的活动。据1970年不完全统计,卫生系统(包括农村合作医疗站)共采药200多万斤,种植3766亩,建立中草药加工厂、工场718个,草药的临床应用更为广泛,有效地解决了医疗单位,特别是农村医疗站的给药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农村的合作医疗。1971年,揭阳县利用中草药11万斤为群众防治乙型脑炎,服药群众72万名;澄海县应用中草药处方约占总处方的60%。1976年汕头地区共种植中草药1873.9亩;组织采药11.40万人次,共采集186万多斤;建立中草药制剂室、土药厂714个,中草药制剂103种:潮安县400多个生产大队有近—半的医疗站开办制药工厂。如用毛老虎止血,白鹤灵芝草治疗冠心病,柚树液治疗农药中毒,漆树根和山石榴根治疗胃溃疡、骨结核、骨髓炎;油罗树皮治疗烧伤;用于抗菌消炎的草药有三脚枯、山熊胆、了哥王、鱼腥草、大青叶等。1978年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中草药处方占总使用处方的30-70%以上。经普查,潮汕地区中草药共有1290种,其中属全国重点普查的有181个品种,属省增加的重点普查品种72个,植物药分属191科。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潮汕地区经济的发展,餐饮业也不断发展起来。人们已有原来的填满肚子变成了吃好、吃巧、吃健康了。上酒家的食客也不再暴食暴饮,而是讲究文明饮食;因此,烈酒也渐少人使用。酒家的老板使用潮汕草药泡制潮汕草药汤上桌供人饮用,既省钱,又符合饮食健康新观念。如蛇舌草水、海藻水、海带水等等。眼睛雪亮的记者们写了一篇新闻报道:《潮汕人宴席喝中药》,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了出来。有的饮料厂还把蛇舌草制成蛇舌草品冲剂,有的做成罐装饮料,远销海内外。

  

你是本文的第2344位读者
来 源: 《食在潮汕·潮汕老字号美食》
作 者: 陈汉初主编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