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老市”与“新市” 最新 图1张

    小公园片区是汕头埠发祥地,是汕头文化之根,历经150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公园片区日渐破败的变化始终牵动着每一个汕头人的心。在这次“创文”行动中,小公园片区的保育活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关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百姓,许多人都在期待能将小公园片区当成文物来保护,修旧如旧,修新如旧。十分欣喜的是,小公园片区的保育活化工程目前已陆续在展开,相信在不久,被称为“老市”的小公园片区将会重新焕发新姿,为子孙后代留住汕头文脉。
    昔年,小公园片区曾叫“老市”,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所云。但确确实实,汕头有过“老市”叫法的存在,还有不为人所知的“新市”。这几年来,我曾对“老市”以及“新市”的出处请教过多位老者,依据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种说法。
    说法一,“老市”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已有此叫法。在此之前的乾隆年间(1711-1799),汕头(时称“沙汕头”)在形成市集的同时,也形成了雏形的建设布局。到了嘉庆年间,市区效仿县城,作方格式布置,而后随着沙脊形状和水上交通环境,向西南方向形成环形放射布局。此时汕头埠的土地面积已有4万平方米,海岸线大致是从崎碌路沿铜山路头(即今外马路下段至永平路头)、道台前(今同平路)至花园塭(今乌桥)。福建铜山来汕商船均停泊在铜山路头海滩。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盐、渔民和防守士兵逐增,商船出入日多。于是,在今升平路北面,民族路西一带的海边,渐渐出现了商业服务行业。交易在船上形成,有人在来往的运销船头上开设船头行,专为来往船只代销来货,代购去货。清道光元年(1821),被称作“老市”的范围主要在今民族路、同平路一带,外马路、居平路一带则是海岸线,老妈宫前为船只停泊的主要岸段。小贩们在老妈宫前摆摊设点,供应粮食、燃料、药材及副食品、小商品等。渐渐地有商人在埠上开店以满足船商所需。后来,店屋越开越多,有经营柴、米、药材、修船等商业行档200余间,范围“数方华里”,清嘉庆十九年重修出版的《澄海县志》已有记载,并形成行街、打锡街、顺昌街、万胜直街等街,因路道弯窄,有“十八螺巷”的别称。在这个时期,人们称此处为“老市”。据地方史志记载,“老市”是“汕头最早形成的雏形市街”。
    说法二,“老市”是由“闹市”讹化而来的。从嘉庆十九年(1814)至咸丰十年(1860)这46年间,汕头(时称“沙汕头港”)海滩填筑土地面积增至24万平方米,扩大5倍,年均造地面积4545平方米,其中心地带呈扇形状伸延街区,向西南伸延300米,向西北伸延600米,人们不断开发海滩建造铺屋,形成市集,被称为“闹市”。随着汕头开埠,基础建设加快发展,房屋面积已达10万平方米,“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便是在这个时期开发建设。查《汕头市志·城乡建设》载:据《六十年来之岭东纪略》汕头简图标记,咸丰八年(1858)汕头开埠前夕,市区道路以今升平路为界,划分为南北两种不同格局——北部沿“闹市”扩展,以东西向和南北向道路交叉成方格式;南部则以今升平路与民族路交叉口为轴心,向西南辐射呈扇形路网。后来,随着商业中心的转移,商贸区扩大,且发展为店居混杂,原“闹市”已形退化,逐渐成为市区腹地。“闹市”之名渐渐被讹化为“老市”(潮语“闹”与“老”谐音)。
    说法三,“老市”是指老妈宫对面这处建筑物,即今汕头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所在地,它位于升平路1号,左边是水仙宫巷,右边是新关街,背后是顺昌街。“老市”的出现应从新关街(即现在的老妈宫粽球店所在地)说起,新关街是在光绪年间辟筑的,笔者从相关资料查阅获知,光绪三十四年(1908)6月22日的《双日画报》中《岭东纪事》记载:“汕埠拟争海关前被占筑路。本埠内街皆狭隘,独洋税关前大马路宽广数丈,在海坪一带地方,系由光绪八年,潮州新关施委员禀奉督关道各宪准筑之马路,又系仿照汉口成案,抽收出入口货物填筑者,亦曾经各上宪札行澄海县及施委员勒石示禁填筑有案。”因此,新关街是“汕头市最早的马路建设,是当时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马路。”回头再聊一聊汕头的肉菜市场,汕头开埠后数十年间,市内没有设固定市场,菜农挑菜上市、渔民捕鱼贩卖,大都是聚集在今安平路中段这个范围内,巷道狭窄,沿街两边规模不大(安平路是1926年辟建的),由此形成临时墟市。而更多从乡下来的小贩喜欢走街串巷叫卖。民国十七年(1928),市政厅就在新关街一侧辟建第一市场,也称“老妈宫市场”,我在当年的《汕头市政公报目录》中见到一行文字记载“人和公司请派员验收第一市场工程完竣”“布告第一市场管理规则”等文字记载,这与陈汉初先生在《汕头埠图说·菜市市场》一文中称“上世纪20年代末,汕头市场新增并已建成的有3所,第一市场在老妈宫前升平路头升平戏院下,共2层;第二市场在外马路同益东巷尾西畔;第三市场在共和路……”在时间上吻合。当年这处第一市场,共2层,楼下是肉菜市场,二楼是升平戏院,电影戏剧兼营,故此处日夜都很热闹。后来,安平路中段新开设了双和市场,一部分档主及顾客就被吸引到新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将日见清冷的第一市场称为“老市”,而把后来居上的双和市场称为“新市”。
    至于“新市”创于何时,我没有找到相关记载。但认为应该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这个阶段,肯定是在“第一市场”之后,才会称作“新市”。我问过几位上辈人,他们对双和市场的辟建时间也说不出个具体时间,可对“新市”的叫法有印象。据介绍,双和市场的位置是在安平路自新康里南段至永平路段南面范围内(包括阜安街及周围巷道),沿街建筑多为贝灰杉木结构的民房,底层为商铺,二楼以上为住家,纵横交错的街巷全都挤满摊档。这个市场主要经营肉菜等农副产品,在1947年汕头市工商登记中,全市共有猪肉铺25家,其中在双和市场就占了12家。双和市更以经营海鲜而远近闻名,市场内从早到晚,鲍鱼、马鲛、鲳鱼、龙虾、明虾等高档海鲜以及鳝鱼、乌耳鳗、草鱼、甲鱼等淡水鱼类应有尽有,难怪当年在坊间流传着一句“食鱼食肉双和市,哭父哭母桂馥里”的口头语(当年桂馥里一带是贫民窟,是外乡人聚居的地方,因环境以及生活重压,造成邻里之间、家庭内部经常发生吵架)。
    最近听说有关部门将对升平路1号这座“老市”进行收回并维护,近日特地去探访,发觉百货文化用品公司已在9月上旬搬离此处,人走楼空。围绕这座建筑我转了几圈,发觉这座呈长方形的三层建筑面积还不小,少说也有400平方米以上。从一位“老百货”的回忆中,我得知这座建筑原来上下二层四周都是圆柱、圆门、方窗,楼下一条水磨石楼梯直通二楼,甚为壮观。解放后,这幢产业由政府移交给市日用工业品公司使用,楼下因要作商店,便对外墙作了改动;二楼作办公场地,变化不大。后来市日用工业品公司分成几个公司,当百货公司接手时因办公场地不足,便在天台加盖一层。透过外表斑驳的大门、墙体和二楼仍然保留的圆柱、方窗,仿佛看到当年繁华的场景。随后我又来到双和市场,双和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旧城改造中已建为专业农贸市场,后因市场的配套设施不足,安平路临时集市又抢占了大量客源,导致双和市场濒临倒闭。经过此次“创文”的整治,双和市场已是旧貌换新颜。写到此,我认为无论是“老市”还是“新市”,尽管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已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渊源,印证了汕头的发展和变化。

你是本文的第136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10、24
作 者: 陈楚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