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传统,美食也是时尚。
    美食包括宴席、小吃、点心等。“狗不理”、“佛跳墙”、“赖汤圆”、“陈麻婆豆腐”是美食,“护国菜”、“糕烧芋泥”、“八宝素菜”等潮州菜肴也是名牌美食。一种地方菜,只要给社会、给民众、给后代留下能够流传广远的菜式,它的文化价值就自然而然地蕴涵于其中了。
    当人们漫步在潮汕的乡野村落,或者在北京、天津、上海等通都大邑,甚或在巴黎、纽约的黄金中心地段,看着挂着“潮州菜”、“潮州食府”、“潮江春酒店”之类店号招牌的食肆,从店门口的玻璃水族箱中看到生猛的鱼虾鳖蟹,以及碧绿鹅黄的清鲜菜蔬的时候,便分明感觉到对潮州饮食传统文化的眷恋。潮州菜的百肴千味开始走进天南地北人们的饮食大印象中,成为许多地方首屈一指的“名贵”菜式。个中缘由,颇值寻味。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说过:“先有吃文明,才有其他文明。吃为文明之母,没有吃,便没有文化,更没有文明”,“中国烹调之妙,亦是表明文明进化之深也”。此论也适于谈论潮州菜。潮州菜烹调之妙,头绪纷繁,从何说起?参照饮食业界的权威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口味的流行趋势为:清鲜,淡爽,刺激,怀旧。我们且从这四个方面品评之。
    潮汕地区濒临南海,海产品丰富,海鲜即清鲜,这是无庸异议的。“清鲜”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新鲜,享用新鲜的鱼肉果蔬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地处亚热带,农副产品极其丰富的潮州,要适应于这一点是不难做到的。
    “淡爽”之味,正是潮州菜之所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的食风不断向内陆地区流传。养生的概念也影响到人们口味的需求,“三低一高”养生理论,反映在饮食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口味趋淡,加之人们体力劳动量大为减少,出汗少,盐的摄入量明显减少,因而“淡爽”口味的发展趋势愈加长盛。你看那些生炊鲈鱼、什锦乌石参、大鱼丸、生炒日月蚝、清鸭掌丸、清汤蟹丸、白灼明螺、厚菇芥菜、玻璃白菜一类肴馔,哪一款不是又淡又爽,“可口可乐”?即以烧乳猪而言,潮菜中对其讲究用的配料有潮州甜酱、香叶、生葱段等,与其他地区的明炉全乳猪的制作法和配料有所不同,独具一种淡爽的风味。
    食客的味觉审美,与其它审美一样,有着许多共同的基本规律,如同视觉审美的美术有张大千的大泼墨、毕加索的变形(印象)人物画一样,口味也需要刺激。相对于土生土长的潮人来说,潮州菜的“刺激”之感,莫如外地人来得真切……那浓酽的工夫茶,能退肥腻和解酒;那寓意“头尾甜”的糕烧芋泥、甜绉纱扣肉,尝一口便颇有徐志摩诗中“浓得化不开”的感觉。就是随便一件小小的酱碟(佐料),就像用潮州特产南姜制成的“南姜醋”,源自南洋新马的沙茶酱,无不给人以新鲜的“刺激”。美食应随时代而前进,广泛吸收异域美食特点一直是潮州菜创新的一个特征。你看当今食肆,潮州菜食谱中,有了韩国、日本“铁板烧”牛扒,也有了以法国名酒灼基围虾的“XO灼虾”……实在给人以崭新的感觉。
    有趣的是,味觉也是有记忆的,人们在怀念往事的时候,总会想起当年的饮食。远在异邦的潮籍侨胞,即使吃到白粥咸蚬、萝卜糕,也是觉得异常美味。怀旧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好口味的怀旧,更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北方的汤圆(元宵),其馅以芝麻桂花糖为主,潮州的甜汤“鸭母(米念)”,包的是精制的黑、绿豆沙,芋泥或水晶(冬瓜册,香黄片糖蜜腌制的)甜馅,捏成一粒粒像荔枝果大小的“鸭母(米念)”,放于白糖汤中煮熟,每碗4粒,配上甜汤。许多潮州人喜欢此甜品,既不太甜,又不过饱。此即中国食品专家所说的“四色汤圆”也。而“护国菜”,传说中称其为宋帝(丙)所赏识赐名,其实姓赵的小皇帝那时的心情我们无从体会,倒是远离都市的“土里土气”的番薯叶,用猛火厚朥制作成的菜色,水格灵灵的让人品得有滋有味,倍增了一份“回归自然”的亲切和温馨。
    美食的“美”字,古人认为“从羊从大”,本义为甘,可知美食重在“味道”,有一种感性上的直观。现代人,尤其是外国人,却偏偏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问出一个科学的道理来不可。“为什么烫蚶须用将沸的‘蟹目’水烫至蚶壳将开未开为上好”这一类问题,常常问得地道的潮州菜厨师瞠目结舌,最后只能归结到传统经验上来。
    想来这些问题若从现代人角度去研究或能得到解决。国外目前可以把中国菜的菜色效果用科学手段进行定量分析。咱们的潮菜行尊似乎太注重纵向技术的继承和经验的传授,而忽视于横向类比和吸收。比如潮州菜的卫生化、营养化、科学化还远未臻于完善,更谈不上标致,单是某些菜式命名,就已体现了地域文化的某些局限,亟待于雅化并提高。
    我们爱潮州家乡菜,更爱醇美的饮食文化。潮州菜的研究者和厨师也应具有不断更新和开拓的意识,并且注重培养有高水平的行家里手,让潮州菜能更多地关照各地域的的菜肴走势,不仅能登大雅宾客之堂,也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国烹饪流派纷呈的大格局中站稳脚跟,得到继承和发展,时常再出精品……

  

你是本文的第1792位读者
来 源: 《潮州》2000-01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