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回老家一趟,无意中见到了闲挂在祖屋墙壁的蓑衣——一件老旧而完好的棕色蓑衣。见到它,仿佛回到了曾经的岁月。 蓑衣是古老的避雨工具,起源很古老,《诗。小雅。无羊》就有云:“尔牧来思,何蓑何笠,” 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及宋人苏轼《渔父》诗:“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想必先人们在发明蓑衣时,只是以干草简单编扎而成,后来慢慢用上了考究的棕毛,精心编织后成了经久耐用的蓑衣。 蓑衣,对老一辈故乡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凡每家农户的墙壁上总会挂着少则一件,多则数件的蓑衣。故乡客家山村的蓑衣都是用棕丝制成,犹如一件大披风,有坎肩,没有衣袖,露出两只胳膊利于劳作。它是种田人必备的雨具,斗笠遮头,蓑衣遮身。旧时代,穷苦农民还用来当被子用。故乡农村的田头地角房前屋后种有许多棕榈树,每年可采剥下许多张棕丝片用来织蓑衣。 故乡多雨,特别在春耕农忙季节,往往是阴雨连绵,而此时恰是蓑衣大显身手的时机。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当春耕时节,细雨蒙蒙,纵目旷野,披着蓑衣的农人翩然于田畴,那景象简直是一幅百蝶采花图,十分壮观。走在乡间小道上,便可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山脚下,水田漠漠,烟雨氤氲中,几只鹧鸪一声接一声地叫唤着春天的农事。披蓑带笠的农民赤着双脚在如镜的秧田里劳作着,身上蓑衣如同一只张开双翼的棕色大蝶,潇潇春雨顺着蓑衣的外沿向下流淌。屋后的菜园里,勤劳的村妇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中种瓜点豆,愉快地感受泥土的气息,蓑衣上结满了一颗颗珍珠似的水珠儿……蓑衣、斗笠、锄头、竹篮,再加上蒙蒙的烟雨,构成了韵味十足的乡村表情。雨中的乡村,不失为诗意之地。但是现实中的人们穿着厚重的蓑衣在田间劳作,那可是背负全家重任的。 对蓑衣的情愫,不是农家人是体会不到的。当年,为了生计,不见得有几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情趣,而是有太多的“大风大雨无法归”的艰辛。因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农事不等人,哪怕是“子规声里雨如烟”也得去劳动。而年幼的我披着蓑衣去放牛,倒觉得是一件乐事。雨下大了,牛照样在山坡上吃草,我就找个背风场儿一蹲,听雨点儿在斗笠上嘭嘭响着,然后顺着蓑衣流下来,而身上滴水不沾。其实,蓑衣不仅遮雨,还有保暖作用,雨天气温较低,披着蓑衣就暖和多了。在不下雨的时候,农民们干活累了,把软和、隔潮的蓑衣铺在地头上,坐下来或躺一躺歇歇,倒是很惬意的。而塑料雨衣就没有穿蓑戴笠的诸多长处,比如风雨大起来的时候,塑料雨衣会飘,或者贴在身上,不透气特难受。 蓑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故乡,还随处可见,如今,斗笠没有了,蓑衣没有了。庄稼活也大大简化,多半由机械操作或喷洒农药代替,雨天基本无须下田。雨依然淅淅沥沥,天空依旧是不变的天空,可是,在细雨蒙蒙的农田里,是再也见不到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蓑笠翁”了。曾经的那些庄稼的桂冠,那些土地的温馨,就像换季的衣饰,即使是眼尖的雨露,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