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昔年在潮汕地区,竹笠的种类繁多。就形状而言,有尖顶和圆顶之分。就质地而言,有粗篾与细篾之别。有产地之异,比如“府城笠”和“农村笠”就不一样。府城产的做工较为考究,而农村产的侧重真材实料,不在花俏上下功夫。有大小之分,大者直径近米,小者仅盈尺。有做工精粗之别,精者犹如工艺品,外表涂着一层金黄色的桐油,一侧绘着一颗五角红星,另一侧写着“风华正茂”之类字样。这种竹笠,特别受年轻姑娘的青睐;粗者篾疏工劣,不图雅观,但求实用,“冇笠” 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冇”者,不结实之谓也。 “冇笠”所用材料是取去“篾青”的“篾郎”。因其简陋,价格便宜,一顶冇笠,一两毛钱便可买到,很适合当年农村的消费水平。然而妇女们对它却不感兴趣。于是,冇笠自然而然就成为男人的专 用品。小小冇笠,遮阳挡雨,还真管用。当然,如遇大雨,它就难以胜任其职了。人们就在背上加披“棕蓑”或“龟壳”,这么一来,倒像古画中临江垂钓的渔翁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三天两日一次“大会战”,农民们中午常在田头吃饭,却因人数统计不准确,开饭时便闹碗箸之荒。于是有人时刻将筷子和汤匙别在冇笠的内侧,一副有备无患的模样。 那时尽管贫穷,但年轻人爱美之心还是有的。村里一帮后生仔,别出心裁,对冇笠做了小改动,买来花手帕代替原来勒在后脑勺上的草绳,结伴招摇过市,其风光程度,令行人为之侧目。大热天,人们在田头小憩,冇笠摇身一变,又成为人们手中的“扇子”。 谈到“浴布”,更是男人的特有用物了。潮汕的浴布,一般长160厘米,宽60厘米,由吸水性能较好的布料做成,其图案大体是红蓝相间或黑白相间的方格子。就是这么一方普普通通的浴布,在男人手里变化出五花八门的用法来。 夏天,它不仅是男人的浴巾,还是男人的“裤子”。在没有妇女的场合,男人们跳入溪河洗澡后上岸,不穿裤子,直接将浴布披扎在腰部以下,就像傣族男士的裤裙。而将脏衣服洗净晾在田头的篱笆上,然后继续从事劳作,等回家时再穿。既省事,又凉快。 一顶“冇笠”,一条浴布,伴随潮人走过多少峥嵘岁月!
|
你是本文的第58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5、5、23 作 者: 陈为峰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