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旬老人李丁貌生前在崩堤潭边回忆当年水灾(资料照片) 题照:刘小萱 摄
清明扫墓、祭祖,是中国沿袭千年的传统习俗。但在潮汕地区的一些村子,却不过清明节,不扫墓祭祖,这是为何?笔者探访后发现,原来“清明不祭祖”的背后,都有一段特殊的故事。
官塘尧里:提醒后人居安思危
1924年的一场大水,让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尧里村的村民,至今近百年没有再过清明节。
村中耆老口口相传让村民永远记得,1924年清明节前,一连几天都下大雨。村边的韩江北溪水位急剧上涨,家家户户抽调男丁上堤巡视防护,一直到清明节当天上午,认为大堤“没什么问题”的人们放松了警戒,纷纷赶回家操办祭祖扫墓事宜。
谁料,钱纸还没有烧完,韩江大堤突然出现管涌。很快,“轰隆”一声巨响,大堤崩决了!正在烧香拜祭的人们措手不及,拼命往高处逃命。大水淹没了尧里,三天后才退去,留给人们的是满目疮痍:农作物泡烂,房屋倒塌,死禽死畜遍地,数百村民无家可归。有些人开始产生怨言:“祖宗无灵,拜了何用!”
第二年清明,人们难忘前一年惨痛的经历。尧里村的族长老辈们紧急商议后定下新乡规:今后,清明不祭祖、不过纸(扫墓)。跟尧里村相邻的澄海区隆都镇贡林村,也在这次水灾中遭了殃,于是也效仿尧里村,从此再也没有在清明祭祖扫墓。
后来也曾有人想恢复清明祭祖,但很快被否决了。因为村里人更愿意以这种方式来警示后人:风平浪静时也要绷紧“防洪”这根弦。
当年的大水,把堤脚的稻田冲出数米深的大水坑,后人起名“崩堤潭”。尧里村一直保留着,意在让后代知道,清明节不祭祖的意义在于提醒后人居安思危。
铁铺陈氏:警示后人邻里和谐
湘桥区铁铺镇的坎下、坑巷、铺埔、石丘头、八角楼等十几个村,聚居陈姓二三万人。清明不祭祖也有300多年了。
据当地老辈介绍,清初,铁铺镇对岸的官塘镇城甲村有个名叫“洪肉耳”的人,绰号“臭红肉”,与韩江对岸的陈姓人有仇隙。得势之后欲寻机报复,但一直苦于陈姓人多势众而无从下手。
有一年清明,铁铺镇各村的陈氏族人集中在祖祠“积庆堂”祭祖,各家男丁也都上山祭扫。“臭红肉”趁机率众突然攻入,将陈氏祠堂包围。陈氏族人毫无自卫之力,只好紧闭大门。危急关头,族长想起先人遗嘱:后墙壁用粗糠拌灰沙砌筑而成,危难时可作逃命出口。于是,众人破开后墙,通过秘密小道安全离开。从此立下“清明不祭祖”族规,一直沿袭至今。
300多年来,一直没有人破过例。鲐背之年的陈伯说,一是尊重先辈,二是让后人记住,左邻右舍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生产、生活。老人还告诉笔者,数百年间,铁铺镇和城甲村都铭记着昔日的不幸,两地再没有发生大摩擦。
隆都南溪:减轻负担文明过节
澄海区隆都镇南溪村也是清明不祭祖,至今已经33年了。
1999年初,当时的澄海市在本市范围内开展“三禁”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活动轰轰烈烈,深入城乡各地,也引发了不少变革。鉴于村民“时年八节”祭祖拜神既繁琐又铺张浪费的实际,革命老区南溪村的老年人协会趁全市推行殡葬改革的热潮,决定从当年清明节开始,倡议全体村民只在中元、冬至、除夕这三个节日里举行文明俭朴的纪念祖宗活动,目的在于破除陈规陋俗,减轻村民负担。
老协倡导的新例俗,得到全村的积极响应。当年清明节,村里七八成家庭平平静静地度过,再没有缭绕香烟。那些继续行祭的人家也大都一盘水果三炷清香,寄托缅怀之情。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