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又称盂兰盆会,中元是道教的说法,起于北魏,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这些说法得以让中元节广泛流传。

    而盂兰盆会则是佛教的说法,是西晋时翻译到中国的。盂兰盆会起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莲为救饿鬼道中的母亲,在七月十五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僧众,救渡其亡母。目莲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他的母亲,他的母亲终于获得食物。

    盂兰盆会之所以一翻译到中国就能广泛流传,很大原因是其与注重孝道的中国人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刚开始时,盂兰盆会只是一个孝顺的节日,古人称为孝亲会。盂兰盆会在古代每年都会很隆重地举办。南朝时,梁武帝第一次根据《盂兰盆经》的仪式,创办盛大的盂兰盆会,每年要摆许多桌宴席供奉各地僧人,并修盂兰盆以便祭奠之用。“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这些史料文字都简短而细腻地记载了这些盛大的场景。有了皇帝的大力提倡,民间众百姓自然会跟着效仿,跟着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孝敬自己的先辈。

    唐朝时期,每到中元节,皇宫就会送盆以及各种物品给国内几大寺庙。运送的仪式很隆重,盂兰盆也显得相当奢华,常常饰有金银。

    宋元时期,中元节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成了现在意义的鬼节。盂兰盆装的各种物品是为了超度先辈,是为了喂饱饿鬼。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谓之盂兰盆。由此可见,盂兰盆会已经演变成鬼节。

    民国时期,中元节还相当盛行,其隆重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清明节中秋节,后来因破除封建的政治背景,中元节逐渐冷淡下来。到如今,中元节显得很是尴尬起来。因为清明节的存在,中元显得更加冷淡,民间的祭奠活动也不如古时那般隆重了。

你是本文的第110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1-08-12
作 者: 李成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