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春节,外国有圣诞节;中国小孩在除夕夜拿压岁钱,外国小孩在平安夜拿圣诞老人的神秘礼物。

    儿时,恰逢上世纪80年代。每逢过年,令我们姐弟三人最兴奋的事就是拿压岁钱。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父母就会逐个给我们姐弟小红包——压岁钱。小时我们住在潮汕合院中,伯父、叔父一家也住在一起。于是,除夕夜,伯父、伯母、叔父、婶婶也会给我们压岁钱。

    春节这天,亲朋好友,甚至邻居会陆续登门拜年,每人都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有时,父母也会带我们去给亲戚朋友拜年,我们一般也会带回点压岁钱。

    节后的初二至初三,甚至到了元宵节前后,我们还会陆续得到些压岁钱。一个又一个的小红包,一张又一张崭新的纸币,承载着我们孩提时代的幸福感。

    那时的钱很“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大多只有一角、二角,如果给了五角,就是了不得的“大手笔”。

    读小学时,春节前后我们小孩经常数着自己压岁钱的金额,有时见到小朋友,也会追问对方收到多少压岁钱,就如今天人们比较工资高低一样。如果对方的压岁钱比自己多很多,我们就会发出“啧啧”之声,充满羡慕之情。

    小学二年时的春节期间,我记得总共收到约十元压岁钱。当时二角钱就可以在外面吃一碗水饺,十元钱可谓一笔小财了。

    春节期间收到的压岁钱,我们不会乱花。只是买点小零食吃,或是买几个气球玩。绝大部分会上交父母,当作下学期的学费,当时的学费十元左右。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大人给的压岁钱金额也越来越多,从80年代初的一角、二角、五角,演变成为80年代后期的一元、二元、五元。90年代之后,十元、五十元、百元也出现了。到了今天,给几百元的压岁钱也平常得很。

    虽然压岁钱的金额变大,但因为物价上涨厉害,故并不意味着小孩得到的压岁钱实际增幅很大。我升入初中后,对于拿压岁钱慢慢失去了兴奋之情。

    现在想想从前拿压岁钱的情况,和现在相比变化很大。

    首先,当年人们都很质朴,小孩也很天真。老人、小孩得到压岁钱,大体是亲情、友情的体现。如今给压岁钱往往会进行攀比,给太少,感到脸上无光;给太多,有时又感到承受不了。这也导致一些人春节时回避亲朋好友,为的是害怕给压岁钱的压力。

    其次,那时的压岁钱没有多少“铜臭味”,少联系到权钱交易,给多少压岁钱大家都可以说出来。但现在很多官员春节前后家人得到的压岁钱,说白了,就是变相的贿赂,当然其具体数目就很隐蔽了。如前茂名市委书记,出事之际,家中尚有几百万的压岁钱现金没有来得及处理。

你是本文的第83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3-02-14
作 者: 陈雪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