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黄花梦 岁时节日 图1张

    黄花梦是为清明节而生的草。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清明做黄花梦粄祭祀的风俗,且已流传千年。它既是一种美食,又是一种药膳。
    黄花梦/梦花黄/一斗米/三斤糖/炊唔甜/打哺娘(妻子)/哺娘打唔倒,打倒老伯嫂……
    童谣唱起,“黄花梦,梦花黄”,多好的意境,不过此梦非梦,“黄花梦”在我们广东揭西县客家山区,其实是一种草本植物,学名鼠曲草,其叶子像老鼠耳朵,故也有叫鼠耳草或佛耳草的。据古籍《品汇精要》记载:“鼠曲草,春生苗,高尺馀,茎叶颇类旋覆,而遍有白毛,拆之有绵如艾,且柔韧,茎端分歧者小黄花,十数作朵,瓣极茸细。”因其嫩叶多在清明节前后采食,又称清明菜。
    二月,春雨滋润后的黄花梦便迎风而长,山边、田埂、地角、路旁等阴湿处,俯首可见它的倩影。每当雨水季节过后,村里的姑娘、老人便三五成群,挎着竹篮,到附近的田野、山坳采摘黄花梦。然后将采集来的黄花梦的心叶洗净,用竹箕将黄花梦搓擦成茸,然后选用上好糯米或籼米,用清水浸过夜,磨成米浆,再将米浆置于锅中用文火边煮边搅至熟透,铲起放簸箕中,加入捣烂的黄花梦,充分搓和后,揉捏成团,制成粿皮,根据各人喜好,包上咸的或甜的馅蒸熟,就成了“黄花梦粄”,记得家乡人还得特意上山去采一种树叶来垫底,说是用这种树叶和黄花梦结合蒸出来的黄花梦粄味道比用蕉叶蒸出来的味道好很多,吃着有一股来自大自然的淡淡的、幽幽的清香。往往还来不及掀开蒸笼,一股香味就直往鼻子里钻,人们的心已经经不住诱惑,没有矜持,没有谦让,在笑语声中,你抢我夺,不一会,就见不到黄花梦粄的影子了,只见每个人咂巴咂巴嘴,意犹未尽地舔舐嘴角的余香。
    黄花梦是为清明节而生的草。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清明做黄花梦粄祭祀的风俗,且已流传千年。记得故乡清明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着采黄花梦制粄食。活着的人们希望通过供奉黄花梦粄,而与逝去的亲人,与天堂的神灵沟通。人们做祭祀粄食为何以黄花梦草为配料,而不是别的可食之草?也许是因为黄花梦在清明时节最为繁茂鲜嫩;也许是黄花梦粄呈绿色,避开了象征喜庆的红色,或许是它的草汁有一种脱俗的清香,与祭祀的神圣气氛很是匹配吧。
    用黄花梦草做的黄花梦粄不仅好吃,还具有药用价值。据《本草拾遗》记录:鼠曲草“味甘,平,无毒”,具有清凉解毒、平喘定咳、补脾祛湿之功效,可化痰、止咳、祛风寒。在我们家乡一带,当地百姓就有用黄花梦配合车前草或连翘等组成复方,治疗支气管炎、寒喘;用黄花梦全草五六钱,水煎服,治风寒感冒;用黄花梦一至二两,水煎服,治筋骨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用鲜黄花梦一两,水煎服,另取鲜叶调米饭捣烂敷患处治无名肿痛、口疮等等偏方。由此可见,黄花梦粄是农家人巧用药草制作食品的智慧结晶。它既是一种美食,又是一种药膳。既能果腹充饥,又能治病健身,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
    时下,黄花梦粄在告别人们多年之后的“饮食回归自然”风潮中又重返餐桌,成为人们的健康食品,不再是饥荒年代的果腹之物。黄花梦因此穿过悠久的岁月到达今天的餐桌,如今人们更多是以分享美食的心态对待它。
    周作人写过一篇《家乡的野菜》:“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粿糕。小孩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粿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这里的黄花麦粿就是黄花梦粄,整块舍不得给别人,半块不好意思拿出手——黄花梦粄曾是儿童们的心头至爱。
    黄花梦的清香还浸染过一首诗。被鲁迅称为“最伟大抒情诗人”的冯至,河北涿州人,在他最好的写诗年华里,写下了这首十四行诗《鼠曲草》。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上世纪40年代,年轻的冯至在昆明,常行走在荒僻的山林小径,看着路边模样平凡而柔弱的黄花梦,那样顽强、骄傲地生长,引发了他对人生命运的严肃思考。
    黄花梦对生长环境没有特别要求,旱地湿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鼠耳、棉花草、绒毛草、黄花曲草等等,几十种名称,都是中国各地人们对它的不同称呼。在青藏高原它也生长,并有着独特的用处:高原上的人们把黄花梦晒干搓成绳子,用来点火。漫步在故乡春天的田野,路边平凡而柔弱的黄花梦,宛如故乡山里客家人,世世代代自强不息,贫瘠旱涝从不怕,春讯一到就开花……

你是本文的第89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3、28
作 者: 刘俊合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