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具戏是流传于民间的皮影、木偶和面具戏的总称,它与人扮演的戏剧相并行,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潮州道具戏历史悠久,颇具特色,一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以前,乡间每逢“做纸影”(演木偶戏),村民即争相观看,往往通宵达旦。常常是家家户户先置“摔斗”(打谷桶)于台前,开演时,坐在“摔斗”里观看。看倦了,就在“摔斗”中稍睡片刻。醒来再接着看,其热衷程度,可见一斑。 潮州道具戏主要有皮猴(皮影戏)和潮州纸影(铁箸木偶)两种。 先谈谈潮州皮影戏的来源。 潮州皮影戏称为皮猴。角色、道具均用动物皮革刻制而成。表演时,台内置一油灯,台面装一竹窗,以白纸糊窗,让人物形象映射于白纸上。人物的节肢、衣纹、须眉等都能清楚看见,十分生动。人物各以细线系之,操纵者在台内提线,使人物作各种动作,并使之与后台的歌唱伴奏相吻合。由于糊窗所采用的纸张,俗名为白竹纸,所以潮州皮彰戏又称“白竹纸影”。 以往的研究者都认为,潮州皮影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从中原地区传入。其实,潮州皮影戏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从中原经福建的泉州、漳州传入。 皮影戏是中国发明的。据考,皮影戏约产生于公元前140年前后。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对皮影戏的起源作了这样的记载:“故老相承,言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至之。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李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皮影戏发明之初,盛行于河北省的滦州、乐亭,故又称滦州戏、乐亭影。宋朝时,城市繁荣,勾拦、瓦肆中皮影戏十分盛行。早在北宋仁宗皇祐时,有一个名叫张耒的人,就在他的著作《明道杂志》中,记载了皮影戏演出的情况。甚至,连观众看到影戏中关羽遇害便伤心流泪的情形,都作了详细记述。《事物纪原》也谈到宋仁宗时市井中所演影戏的内容:“市人有能谈三国者,或采其说,加以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象,至今传焉。”足见,北宋时灯影戏已开始演三国故事了。元朝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一书中,曾对宋代影戏的情况作过介绍:“更有弄影戏者,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到了南宋,皮影戏的发展更加迅速,而且有了不少职业戏班。皮影戏于南宋时经福建的泉州、漳州而传入潮州。明、清时,潮州的皮影戏已相当盛行。清人的笔记曾有这样的记载:“潮郡纸影亦佳,眉目毕现”,“潮郡城厢纸影戏歌唱彻晓,声达遐迩。” 其二,是从中原传到印度,然后再从印度传入潮州。(先“出口”而后“进口”。) 中国皮影戏随着商务活动和文化交流很早就传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后来又传到东南亚及欧洲,被称为“中国灯影”。以后,外国人使用自己的语言、服饰来演出皮影戏,并饰演本民族故事,从而受到本国观众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本国的民间艺术。并且,自然而然地以本国民间艺术的面目步入对外文化交流的行列。 在我国宋朝时代,印度的皮影已相当盛行。当时,印度流传着一出叫做《都墨伽陀》的皮影戏,戏中的主人公是猴王安伽陀。这一猴王的形象,很快传到东南亚各国,不少皮影剧团以演猴王的戏为主,观众遂把皮影戏称为皮猴戏。 早在唐代,潮州已是我国对外通商的一个口岸,外贸事业比较发达。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有一条从中国出发,沟通亚非两大洲的远洋运输线,后人称此为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有广州、潮州、泉州、福州、温州、明州、苏州,扬州等。在这条航线上,“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十分繁荣。当时,潮州出口的陶瓷等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以至非洲各国。到了宋代,这种对外贸易就更加频繁了。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印度皮影戏的传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印度皮影戏《都墨伽陀》是歌颂古阇拉国王的。古阇拉国王所处年代,相当于我国的南宋绍兴。据此看来,皮影戏从印度传入潮州,当在南宋初期的绍兴(1131——1162)之后。传入之初,也以演出猴王安伽陀的戏为主。这正是潮州人称皮影戏为皮猴戏的原因。 至于潮州皮影戏什么时候从北方传入,什么时候从印度传入,两者谁先谁后等问题,因资料缺乏准确的论断。 其次谈谈潮州道具戏的沿革。 潮州各地流行的木偶戏称为潮州纸影。很多看过潮州纸影的人,都有一个疑问:这种戏既没有“纸”,又没有“影”,为何称作纸影呢?原来,目前我们见到的潮州纸影并不属于影戏,而是木偶戏,属木偶戏中的铁箸木偶。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史记·孟尝君传》就已有“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的记载,唐诗《傀儡吟》写道:“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是人生一梦中。”中国的木偶戏种类繁多,有悬丝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药发木偶、水木偶等等。潮州的铁箸木偶属于杖头木偶一类,但与其他地方的杖头木偶完全不同。北方有一种叫做“苟利子”的小型杖头木偶,以木刻人,穿上衣裳,所有角色由一人操纵表演。青衣、花旦、小生、丑角、花脸也由这个人唱唸,敲锣打鼓也由他包办。群众称赞这种木偶戏说:“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苟利子”形式简单有趣,小孩妇女最喜欢看。还有一种大型杖头木偶,偶形仅略小于人,清代皇宫里常演出,所以又称“宫戏”。潮州铁箸木偶既不同0于“苟利子”,又不同于“宫戏”。而且,它与其他地方的杖头木偶毫无亲缘关系,它是由本地的皮猴戏演变而成的。 潮州皮猴戏从宋到明清一直都非常盛行,到了清代末期,潮州皮影戏班纷纷把台上的纸窗改为玻璃窗,并且不再以羊皮雕形,而是捆稻草为圆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面了。人物着上戏装,并在其背后及双手各穿上铁箸—根,用以操纵,当时称此为圆身纸影。关于圆身纸影的诞生,有这样的一个传说,清末潮州总兵方耀(普宁县人).有一年给其母做生日,请了戏班、纸影班表演节目助兴。方耀母亲事先传话,如能演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玩艺儿,将有重赏。结果,皮影戏班在重赏的吸引下,设计并赶制了圆身纸影,在方耀家中表演,获得成功。这一传说虽不足为凭,但从这里却印证了圆身纸影产生的年代确在晚清。 圆身纸影的出现,使潮州纸影从影现而变成形现,一摇身而成为木偶戏。但是,圆身纸影仍旧在玻璃窗后面表演,保留了原皮影戏的痕迹。到了后来,艺人们觉得那片玻璃纯属多余,便干脆废去,改以三幅竹帘为幕,摆上小桌椅小道具在台前表演,称为阳窗纸影。至此,潮州铁箸木偶就最后形成了。 潮州铁箸木偶的偶形,与潮州传统工艺品花灯的形象十分相似。偶长约—尺,铁箸长八寸至一尺。每个纸影戏班一般为九人,操纵、演唱、乐工各三人,往往操纵者和乐师也兼唱曲。普通的纸影戏班都拥有四箱二囊,箱为木箱,囊为竹囊。其中,角色二箱(角色从二、三十个到五、六十个不等),乐器一箱,布景一箱。竹囊装大鼓,日遮、油布、栅具等。舞台长、宽、高仅为一丈左右。纸影戏棚距离地面约四尺半。戏台前上方挂太平框(横额),上书班名,两侧摆着玻璃屏风(在翼幕的位置上),台中挂着三幅竹帘(后改为绣帘)。操纵者坐于帘后,操纵表演。坐于右侧者,是第一把手,称为“正剧”,坐于左侧者,是第二把手,称为“副剧“,坐于中间者,是第三把手,称为“中剧”。初出师的艺人.先操作“中剧”,继而操作“副剧”,最后操作“正剧”,成为师傅。潮州话称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主持工作的重要人物为“擎正剧”,即源于此。 过去,潮州地区的纸影戏班很多,几乎遍布各地城乡,比较出名的有潮安的源香、老赛玉、三正顺、玉顺香、玉梨、揭阳的中元和、老源正、新源正、玉堂春、盛世兴等等。演出内容,以讲史、传奇、神话为主,剧目繁多,常见有《包公会李后》、《逼上梁山》、《文王过五关》、《狄青平南蛮》、《海瑞上京》,《珍珠塔》、《二岁夫》、《唐僧收三徒》、《红孩儿》等等。 解放后,潮州纸影从偶形、舞台、演唱等方面都有所改进。例如,有些纸影戏班把偶长从原一尺加大到一尺四寸,铁箸从原八雨寸至一尺加长到一尺六寸,操纵者从坐着表演改为站着表演,使演出更为逼真,艺术效果更好。一九五四年,潮安源香木偶剧团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木偶戏调演,演出了《唐僧收三徒》和该团特有的《杂技四套》两个精采节目,得到中央首长、外国使团、北京观众和各地同行的普遍好评。 十年动乱期间,潮州纸影当然是属”横扫”之列,消声匿迹。近十年,各地纸影戏班已陆续恢复了活动,差点被人们遗忘的潮州纸影艺术,又回到人民群众中间,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再谈谈潮州道具找对潮剧形成的影响。 潮州纸影艺人,在谈到纸影与潮剧的关系时,他们几乎无一不是这样说的:“纸影是师父,潮剧是徒弟。”他们的话并不夸张,潮州道具戏对于潮剧的形成,的确起过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我们决不能因为潮剧在今天潮州的艺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艺术比皮影木偶高超得多而颠倒他们的师徒关系。 下列两点,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潮剧的童伶制源于皮影戏。 众所周知,过去的潮剧一律实行童伶制。在潮剧的各种行当之中,除丑、净、须生由成年人扮演外,其它各行都由十来岁的小孩子扮演。童优年龄很小,—般都没有进过学校门。由于没有文化,施教极难,所以旧戏班都采用严厉强迫的方法。为了减慢他们长大的速度,竟采用节制大便、禁止沐浴、学“矮脚行”(即桶箍脚),限制饭量等非人手段。 潮剧童伶制的来源,众说不一,有人说是继承我国古代侏儒倡优的旧习,有人说是来源于潮州民间的“关戏童”。我认为,潮剧童伶制源于潮州的皮影戏。 如前所述,潮州皮影宋代即在民间流传,皮影戏班的伶工、操纵、唱工和乐工中,唱工全部由男童担任,除丑、净、须生由操纵、乐工兼唱外,其余角色不分男女,—概由男性童优配唱。童优一概选用男性的原因,据纸影老艺人说,主要是伶工不多,演出时间又长,谁也无法离开后台,所以,每人备有尿罐一个,尿急时,便在后台一边工作,—边撒尿,如果男女兼而有之,则极不方便。萌芽阶段的潮剧,参照皮影戏的童伶制,招收童优开班唱戏,这便是潮剧童伶制的由来。 潮剧童优近似奴隶性质,他们多出身穷苦,由其亲属典卖给戏班。按规例,凡未经皮影班学习过的,订期须七年十个月,凡皮影班学习过的,订期可减为七年,期满领回。这—点,也可作为潮剧童伶制源于皮影戏的佐证。 第二,皮影戏是潮剧形成的重要基础。 在明朝之前,潮州只有道具戏,并没有形成剧种的人戏。当时的道具戏,又以皮影戏为主。皮影戏的唱腔、音乐,完全来自民间。潮州从唐代开始,民间音乐已相当发达,秧歌民谣广泛流传。潮州皮影戏采用民间曲调为唱腔,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到了明宣德年间(或稍前),正音戏传入潮州,很快流布于乡坊民间,并为皮影戏班所接受,它们纷纷改唱正音,并且自标“正音班”。据考证,正音戏是明代南戏。皮影戏班改唱正音之后,群众有新鲜感,但热潮过后,问题又产生了:唱正音好是好,可惜听不懂。为了适应观众的需要,就出现了“半夜反”的班子(即上半夜唱正音,下半夜唱潮音)。由于易腔的呼声愈来愈高,皮影戏班最后干脆全用潮音演唱,唱腔基本上使用正音腔。乾隆年间进士李调元在他的《南越笔记》中写道:“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者曰潮州戏,潮音似闽,多有声而无字,有一字而演为二三字者,其歌轻婉,闽广相半。”皮影戏班先吸取民间曲调,后学习正音戏唱腔而用潮音演唱,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潮音唱腔,为潮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代,潮州各地普遍出现—种叫做“秧歌后棚”的民间小戏。每逢乡社游神,常有秧歌舞的演出。秧歌队伍之后列,常常出现农民自扮的简单民间小戏,如《双摇橹》、《耍和尚》之类。每以土腔演唱,席地而演,增加节目热闹气氛,群众称此为涂戏或涂脚戏。起初,这只是一种农家的业余娱乐,正音戏传入之后,涂戏竞相效颦,学唱正音,尔后又改用潮音唱正音腔,与皮影戏殊途同归,成为潮剧形成的又—个基础。 潮剧是在本地皮影戏、涂戏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正音戏的营养而逐步形成的。从艺术骨干力量、组织管理经验和唱腔音乐等方面看,潮州道具戏是潮剧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