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作坊分家私铺、棺材铺(长生店)、削屐铺和锯杉铺。其中潮州木屐最具地方特色,声名远播东南亚,深受华侨喜爱。
    木屐传自北方,历史悠久,,据记载,晋文公因为多次请隐居于绵山的功臣介子推出来做官达不到目的,便想用放火烧山的办法迫他出来,结果介子推抱住一棵树被烧而死。晋文公便用那棵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底鞋,每天穿着它,悲声
呼唤:“悲夫,足下!”从此有了木屐。在北方,木屐长期只在文人雅士中间穿着,最著名的要算东晋诗人谢灵运,他不仅喜欢穿屐,还喜欢自己做屐,他穿着自己改进的木屐蹬山下坡方便多了,文人雅士竞相效仿,称之为“谢公屐”。但在一般劳动者中间很少穿着,因为谢灵运改进的木屐其前后跟都是用腊浇制的,不耐用,造价也贵,一般劳动人民谁穿得这“高档商品”?随着中原人移民南下,木屐也流传到了闽粤,并不断经过改进。这种在北方并不普及的脚穿着品,却很快被潮人大众所接受,人人都喜欢穿它。那是由于南方多雨潮湿闷热,脚着木屐比穿鞋舒适多了。
    木屐最初式样是很简单的,不过是两片长方形的薄木板,用麻绳穿孔系之,如谢灵运那样讲究的人物,才会用腊浇制出前后跟,使其美观儒雅。自传人潮州,不仅很快普及开来,而且大放异彩。潮汕人心灵手巧,削屐讲究轻俏、精巧和美观。直接用整块木头削出前后跟已是木屐的最基本要求,其式样也越来越多种多样,有椭圆形,有近似当今高跟鞋的前低后高型,有只适合男人穿的“龙船屐”,有分左右的“认脚屐”,有选用柴纹美观的原色木,有意不着色的“白胚屐”,有适合晚上在家穿的“高脚屐”,白天出门或劳动穿的“低脚屐”。仅屐带就有“橡皮屐”、“帆布屐”、“棕屐”之分,真是五花八门。    
    潮汕木屐的另一特色就是色彩鲜艳,图案花样五彩缤纷。颜色有大红、桃红、橙黄、深黑、浅棕等,尤其是供女人穿的木屐,制屐师傅已不满足于单油一种颜色了,他们如油漆眠床家私一样,在木屐上做文章,施展才华,招徕顾客。制屐师傅浓油重采,还画上各种花卉图案,称这种屐为“油彩屐”。小小木屐,尽显潮汕民俗风情。《南粤笔记》一书便有这样一句话:“散屐以潮州所制托度为准”。由此可见自清代以来,潮州木屐在岭南的地位。

你是本文的第50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老百业》
作 者: 卢继定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