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以前,潮汕地区商业行业中,某些货物如农产品,禽畜产品的交易,要通过经纪人作为媒介,进行讨价还价的交易,这种交易场所便称为“牙家”或“佣行”,收取介绍费。也因此,这种行业也应运而生。

    在这样的商业上,常常是买商与经纪人互相结交,从中蒙蔽卖货主,压低价格,谋取暴利。于牙家和买货主之间共同创造了许多行内话和隐语作为讨价还价的语言。隐语世俗“偈”或“僻”。各种不同的牙家有各种不同的“偈”(僻)。“偈”(僻)首先发源于禽畜行业的猪栏集市上,故人称为“猪僻”。这种隐语主要替代数目字的称呼和组合,以达到蒙蔽卖货人。如“猪僻”,便以“拗、么、宗、超、新、漏、寮、原、歉”的行话代替数目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组合法上数码同一个数词叫“重”。如数目十一的叫“重拗”(注:重字停,相叠之意);如数目十八的便叫“拗原”,以此推之。米行业的隐语便叫“米僻”。“米僻”的行话在数目字是:1叫做“夭”,2叫“雨”、3叫“川”、4叫“彭”、5叫“”(即“抓”之意)、6叫“溜”、7叫“弯”、8叫“眉”、9叫“翘”。

    还有的行业不使用隐语“僻”话,却用手势做动作来表示。如“牛僻”用“模头、麾尾,捋肚腩”等动作,示意在价格上成交与否!

    后来,这些行话不单在行业上使用,也逐渐逐渐地在集市广泛流行起来。商人们保守隐语行话的秘密,变成一条相袭已久的不成文规例。解放后,由于时代环境的不同,也由于党的正确领导,集市货物使用明码标价,这类隐语行话也便淘汰了。

你是本文的第1730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3-01-03
作 者: 刘培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