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准确的称谓应是“舵公”,也即船老大,但在达濠古镇,人们习惯称为“大公”。
达濠渔港的一部传奇史,是大公们用生命和血汗写就的,他们用坚强、伟岸的脊梁扛起一个渔港的名声。 大公是一船之长,领导着全船三十几号人,具有绝对的权威。达濠渔港全盛时有近二百对包帆,也就是说,同时有四百多位大公。这个群体决定着与出海捕捞有关的一切事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左右着渔港的命运。所以,这个群体在古镇有着较为尊崇的地位,走到哪都受到人们的尊敬。“阿大,请食茶”。这种尊敬可以产生极强的激励作用,在众多渔工们的心中,人生最大的目标莫过于有朝一日能当上大公。 可是,要当上船老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整条船三十多名船工中最优秀的人才有可能被挑中当大公。首先,经验、见识、处事均要上佳,方能确保这条渔船的收成;其次,在中鞍头渔埠上也应是响当当的角色。如果选中一个“纳脚货”(无能的)当大公,这条船就会被人看扁。正因为难,“大公”的位置才那么吸引人。 在中鞍头渔港,大公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任何一点差错或成绩都会被人放大,然后流布在充盈着鱼腥味的小镇每个角落。 大公们最基本的工夫是要会看水色。大海无边,波涛汹涌,所谓“山上打只猪易,海里捉尾鱼难”。鱼群会出现在哪个水域可不好把握啊!但大公们心里自然有数。他们能根据流水的方向、海水的变化来判定哪里是可下网的鱼区。这是多年经验的凝结,乃不传之秘、看家本领。伙计们不明就里,又不能问,只好自己揣摩,慢慢积累经验。 据说,有一位大公整天阴沉着脸,船上的事也不管,全部交给二手。渔船出海作业,他一上船就倒在舱里呼呼大睡,谁也不敢去惊扰他。那么,究竟要哪片海域下网呢?这可是船老大才能决定的呀!别慌,你只管鼓帆驶船,时候到了,大公就会在舱里闷声闷气传出一声“下网”,你听口令做动作,保管满载而归。有知情者说,他哪里在睡!他是在算时间测方位呢! 大公们还有一项绝技:看天。在旧时代,没有现在先进的天气预报,要预测风霜雨雪、天气阴晴,全靠直观的认识。大公们就必须具备这个能力——而且往往被视为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方面的传说十分神奇。举一个例,一个春天的早晨,渔船正要出海,突然刮起大风,大伙见状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唯有一条船的老大说“无妨”,施施然扬帆出海了。众人皆大惑不解:不要命了!有胆大的也跟着起锚,但更多的是按兵不动。说来也怪,大风刮了二个时辰竟骤然而歇。第二天晌午,当这几条满载的渔船缓缓驶入港口,把大家看得眼热热的,十分佩服那领头船的大公。有人问他何以能通天,只见他抽着一管水烟,笑眯眯地说:“早透一,晚透七,半夜透风二、三日(在春天,如果早晨突然刮风,最多刮一天,如果晚上起风,那就要连续刮上7天,如果在半夜起风,则二、三天风才能停),以后记着”。这就是经验!也是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知。 直到如今,渔港还流传着这样的天气谚语,如“元宵月正明,带鱼来看灯”、“海鸟飞过山,大雨淋湿衫”、“五月雷,雨相随;六月雷,干过缶”等等。这是十分珍贵的民间智慧。可以说,每一条谚语都是渔民们观察自然的心得,再经过多少代人的积聚才形成。不难想象,每一条谚语的产生,都是先辈以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 大公是渔港的象征,他们用血汗和智慧叠起了古镇的尊严。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