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港疍民习俗 最新 图1张

    汕尾市疍民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族群。

  疍民风俗文化,是他们在几千年不断迁徙演变过程中,对其生态环境的反映,疍民的生活与水和船分不开,故其文化特征呈现与陆上汉人不同的特色。

  疍民,是古代水居越族人的后裔,有自己的图腾和信仰崇拜。他们一生长期漂泊于江河海面上,“浮家泛宅,苍茫云水之穴。”由此衍生出来独特的风俗习惯。

    起居习俗——船屋

    陆上人称疍民为“水上人”、“水户”、“后船”等,这些讲福佬话的疍民仍旧保持其浓厚的水居风俗习惯。他们集中居住在各渔港沙滩上安置的破旧船屋或靠岸停泊连成一片的渔船上,形成颇具独特色彩的渔村—“浮水乡”。

    船屋是一种奇特的居室,是渔民水居生活的延续。所谓“船屋”,即是后船渔民将废弃的破旧渔船安放在沙滩上。船仓用拱弧形的竹制篷席覆盖,可以自由移动或掀起。后来又增添了沥青纸、硬纸皮、木板、塑胶纸等遮盖船屋。一艘艘船屋连成一片纵横有序地排列在沙滩上,构成具有强烈而独特魅力的疍民风俗色彩,引起了前来汕尾港参观的中外学者的感叹。1964年5月,著名诗人聂绀弩参观渔民新村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当即写了《渔民新村》诗二首,并有小序云:“汕尾渔民新村乃海上户迁陆而成,疍民历来被贱视。不准陆居,解放后始得上陆,与陆居人平等,想他处疍民必亦蒙此新泽也。”诗曰:“水上人家陆上迁,区区此事政空前。初时径以船为屋,随后故教屋似船。渔网女裙晒篷顶,神龛花钵供船边。楼房瓦舍何尝少。不似陆舟泼眼鲜。”……后来余兴未尽,又写了《船屋》两首。其一云:“船尾船头尽是花,船山老景赤城霞。曾经沧海难为水,从此桃源便是家。蕉岭楼台机着陆,蔗田风雨岸浮槎。旁人那解人飞跃,错比蛟龙困在沙。”

    后船疍民在船仓内设置祖宗的神龛,形如龙殿,髹朱红色。殿口有2条金龙盘柱,内设祖宗牌位,四时烧香。这种居室布置,可能是明清时期宫图腾崇拜之余风。因历史上以艇为家的生活方式,居住在船上的疍民喜欢盘足而坐,即使后来迁居到陆上的船屋,其行坐习惯仍如以前在船上一样。船屋内的环境布置与过去在渔船上一样,以求得心理上的安定和平衡。

    服饰习俗——汕尾髻

    后船疍民的服饰与白话疍民的服饰相比而言,具有较独特而鲜明的族群色彩。尤其是后船妇女的衣服及头、耳、胫、手、脚的装饰品,特别丰富突出,是典型的“南海渔女”形象。

    后船渔民妇女极其重视服饰,崇尚银器,身体的每一个重要部位都要以银制饰品予以打扮。她们平时常穿蓝黑或青黑两色连缀而成的圆襟上衣。称“两色衣”或“扎衣”。结银或铜制的钮扣,无领,领圈上捆着五色线。上衣阔大,长及膝部,裤子宽短。短裤长衣是后船妇女服饰的特点,尤能凸显其体格健硕、粗臂翘臀的形体魅力。而且两色剪接斜襟的扎衣醒人眼眸,富有渔家气息。后船妇女的发髻,比粤西、广府属的渔女头饰更具特色。其发髻形大而多饰物,人称“汕尾髻”。汕尾髫除配插一支银质的篦牌外,还插着重达1至1.5公斤重的其它银制饰物“莲垒”、“扁钎”、“扁钾”等。已婚妇女耳戴长达2寸、重约1两的长耳钩,有的竟因过重而坠崩耳孔的,则改用小链挂在耳垂上。未婚姑娘在耳孔中穿戴较小的银制长耳牌,直至出嫁后才换上一块玉坠,因此婚否很易区别。此外,她们手套银镯、脚套银环,颈套银圈。左右6个手指戴着10个大小不一的戒指。全身上下,银光闪烁,走起路来,“铛铛”作响,颇有韵致。故此西方人类学者谓民妇女是亚洲最爱打扮的渔民。

    婚嫁习俗——完聘与哭歌

    过去,疍民通常在疍户之间联婚,始终坚持不与山顶人(陆上人)通婚和同姓不婚的习俗。清乾隆《海丰县志》谓民姓有七、麦、李、石、徐、苏、钟、梁,土人(即陆上人)“不与通婚。”民国《潮洲志》谓疍民“惟捕鱼装载以供食,不通土人婚姻。”清光绪《惠州府志》亦谓疍民“语言与土人微异土人不与结婚。”迄至民国时期,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有部分陆上的贫苦青年下海捕鱼而入赘疍船,才打破陆上人不与疍民通婚的陋俗。

    汕尾疍民男女双方年龄15至18岁时,便可讨论婚嫁。

    婚嫁中有一个叫完聘的习俗,就是在定婚给定金之后交清余下的聘金,谓之 “完聘”。聘礼有芝麻、茶叶、白米豆、瓜碧各若干包,槟榔4个,茶杯4个,金耳环一对,聘金若干银。

    新婚出嫁前夕,疍家新娘整夜哼唱悲切的“哭嫁”歌,将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委屈,以及将到达新家庭的忐忑心理唱出来。旁边有姐妹女伴和戚友等唱“伴哭”歌,内容多是劝新娘嫁后要孝顺翁姑,在新家庭要和睦相处等。

    迎娶之日凌晨,女方船只先离开新港,驶往一处海面停泊。然后,男方船只张灯结彩,鸣放鞭炮,一边行驶,一边由两位妇女唱着《麻船歌》向新娘船只靠近。歌曰:

    气苍苍,亲家大舅船成鬃。亲家大舅撑好澜,给宛麻船娶新人(民麻船歌之一)。

    接着,女方船上由两位“好命妈”对歌。亲戚朋友的船只围拢在旁听渔歌凑热闹。当双方船只靠近时,“好命妈”一边高举着米筛,一边口中念着吉祥的词语(俗谓“做四句”)。

    如今,疍民婚礼的交通用具已改舟为车,这是水居生活改为陆居生活的必然结果,其习俗亦渗入陆居文化习俗的成份。

你是本文的第2170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0-03-28
作 者: 叶良方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