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有个盐鸿镇,盐鸿镇有个盐灶乡。关于盐灶乡之得名,《澄海地名志》和《盐鸿镇志》都有同样说法:清雍正五年(1570)村人李嵩德得中进士,受到皇上召见,皇帝问其家乡所产,李嵩德回答说:我的家乡地处海边,乡民多垒煮盐为业,雍正皇帝听了很欢喜,说盐乃民生之本,朝廷税利之源,近海乡民多煮盐为业,此乃好事,卿之家乡就赐名盐灶吧。
    这段记载应该是可信的,因为当时的盐灶乡正属于小江盐场所管辖范围,是重要的盐产地。    
    盐分井盐、岩盐和海盐三大类,井盐是从井里提出卤水而后熬煮成盐,岩盐属于岩矿,须经开采而获得,井盐则要挖很深的井,用提引工具方能将其从地下深处引上来加工熬煮成盐。如我国有盐都之称的四川省自贡市,大多要打至地下几百米甚至一两千米深处才能提卤制盐。潮盐属于海盐,早期的潮盐生产也需要打井。但井打得很浅,用桶一提就可以提上来,然后加以熬煮。制海盐而仍须挖井和熬煮是因为我们的先人还未掌握直接引卤水上田,然后利用阳光曝晒的技术,也没有较先进的提引设备将海水引到熬煮潮盐的灶边,因为煮盐之灶应该垒于离海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否则一个潮头即能把盐灶卷走,会影响正常生产。于是只能在低处挖井,再从井中取海水。挖井垒灶煮盐有一个好处,就是工具设备都简单,挖一口井,垒一口灶,生产便可进行。正是由于投资小,设备简,有利于一般盐民或农家参与到这项生产活动中,因此,唐宋以来,潮州的盐业生产发展很快。
    盐灶乡当地民间还有传说,煮盐技术是刘布袋所教。刘布袋何人也?一说是福建莆田人,又一说刘布袋原是畲民,他于北宋未来到当时的仍地处荒凉海滩的盐灶,于沙陇之上搭屋居住,亲手挖了一口面积约三亩的池塘,带领家眷煮海盐,并将此技术传于乡民。至今刘布袋所挖池塘仍在,成为盐灶乡的标志。结合潮汕制盐历史,说刘布袋原本是受朝廷通缉畲民似较为可信,因为潮汕的制盐技术,唐宋以来一直由畲民掌握。但是,从这则传说我们却可以读出这样的信息:北宋末年,潮人已开始直接引海水上田进行曝晒的尝试,刘布袋所挖的池塘,和他向乡民传授制盐技术,应该是这种技术,因为北宋末年,南溪运河已开挖并浚通,潮州已经是岭南的重要盐产地,作为小江场管辖下的盐灶、海山一带,在宋时已是潮盐的重要产盐地,其乡民应该早已掌握了挖井提卤垒灶煮盐的技术。但是,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或者工具、设备等原因,刘布袋的这项尝试并未在盐灶获得成功,只得继续沿用挖井垒灶煮盐的传统技术,以至形成如志书所说的“全县万井”、“一乡千灶”,缕缕轻烟飘荡在滨海小县澄海上空,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以致滨海渔村被皇帝赐名“盐灶”。
    盐灶地处韩江支流出海口,河水冲淡了海水的咸度,再加上清初实行的斥地政策,在盐灶这地方从事盐业的人民全部被迫内迁,盐井盐灶毁弃,这是盐灶乡的盐业生产受到的第一次毁灭性打击。朝廷放弃斥地政策之后,这里的盐业生产才得到恢复。但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限制,盐灶的盐业生产已难再有新的发展。而与之隔海相望的饶平县海山盐场,地理条件却比盐灶乡更优越,在朝廷放弃斥地政策的康熙中期,已开始采用直接引海水上田曝晒的技术,产量、质量都大大提高。挖井取卤,垒灶煮盐的技术已大大落后于形势,盐灶乡的盐业生产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清代后期,盐灶乡民完全放弃了这一生业,只留下了盐灶这一乡名。

你是本文的第527位读者
来 源: 《潮汕老百业》
作 者: 卢继定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