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织苎,很多人会想起出生于汕头市金平区江街道桥头居委的明代嘉靖进士陈思谦在任漳平县正堂村,因其清廉,他的妻子和母亲还要以织苎来裨补家用的故事。由此可见,织苎这一家庭手工业,在潮汕地区由来已久,并且是一般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
    织苎也称之为织细(潮音读zoi3,此为笔者之见,取其苎丝细小之意),解放前,潮汕地区乡镇间随处都有番线铺,这些番线铺将农民种植的麻苎皮收购后,稍微加工(主要是剥去外皮膜),发放给邻近妇女领回家中纺织。织苎妇女在理完家务之余,以此赚些微利。
    织苎者从番线铺领来苎皮,用鲜泔水泡浸若干小时,可使苎丝洁白,捞起后,先劈成片,坐下来,在大腿上盖上一块厚布,将苎片撕成纤纤的一丝丝,用手将一丝一丝连接在一起,在大腿的厚布上挲一挲,把苎丝接成长长的,有条不紊一圈圈地放进竹里,如果没有按顺序放进,等一下要圈起来,那就真的“麻烦”了。潮汕俗语中的“过细”便是从这里引申来的。苎丝织连完毕,圈成一绺一绺。算是第一道工序完成,就要制成番线(因为成线后大部是出口,所以潮汕人称为番线)。
    次日清晨,东方鱼肚初露白,在小巷摆上两张板凳,一张上面放着要将苎丝编成线的手车。手车是一块木板钉成“7”字型,较长一侧放在凳面上,短者前为丫型铁条,后面是曲尺手,将苎丝扎在丫铁条两边,一人拉着,且竹篮里放着苎绺,慢慢地往后退,一人坐在板凳上,纺着曲尺手,将苎丝编线后扎在木圈上,把它圈在一缕一缕。
    圈成缕的线,拿到番线铺,掌柜的用秤称一称,与其发放的斤两相符,发还工钱。有的织苎者为了贪小便宜,将要交还番线铺的苎线蘸上米汤,偷出一缕苎线,经过日积月累,将所偷的苎线,倒卖给其他收购者。据一些织过苎的老人介绍,为番线铺加工一斤苎线工钱是价值3筒米,卖1斤苎线,可得10筒米的价钱。在那贫穷的日子里,能够多得几筒米,实是事非小可。
    解放后,番线铺仍在经营,公私合营后,番线铺才兼入集体经营。织苎这一手工艺,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在进行。我童年时,还经常看到三五位家庭妇女,聚在一起,坐着小凳,身边放着一个小细在织苎,有时还轮流唱潮州歌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代替了手工,织苎这曾经是潮汕贫苦人家主要经济来源的手工业,也只能写进潮汕经济史了。

    

    

你是本文的第1392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3-06-15
作 者: 庄意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