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镜记·益春藏书.jpg

一杯香茗半缕香,日看庭花夜读章。青衣水袖半遮颜,悠悠潮韵味撩人。戏曲的隽永,在于戏如人生,唱的都是离合悲欢,几句口白一段唱,足以让痴爱者流连。

如果说席佩兰的“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是文人骚客的矫情痴想,那么“烹茶添香红袖女, 权作递简传书绿衣人”,便能品出“益春”热情善良的人格魅力。

《益春藏书》是潮剧《荔镜记》的选段,讲述卖身为奴的陈三,与五娘咫尺天涯,欲见不能思念成疾;益春于心不忍,暗藏陈三书柬,偷带上五娘绣房,藏于妆盒之中……

短戏《藏书》的版本,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姚璇秋和萧南英的电影版、王少瑜和陈乔的舞台版。

姚璇秋“真声本源”的演唱风格,吻合传统且自成体系;益春是萧南英最成功的角色,益春的聪明伶俐,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段戏中,她暂时收拾起观灯时对李姐的不屑,一言一行变得笃定理性,把睿智隐藏在装痴作呆间。

王少瑜的演唱方式大家也喜欢,她巧妙地在传统唱法中加入了“花式颤音”的技法,她的气息稳定充沛,唱声韵味清亮悠深;陈乔的角色也精彩,她的演绎侧重表现小丫头的娇俏,人物形象小巧玲珑,青涩味浓烈,让人见而生爱。

戏画《益春藏书》,惟妙惟肖记录了藏放的精彩瞬间。穿曲径绕回廊,从陈三处回到绣房的益春,看见娘仔斜倚在牙床上捧心锁眉的憔悴样, 心情十分沉重,因为心疼她“憔悴芳容非一日”,所以希望带来的这封书信,能把“好姻缘定在今朝”。

这幅戏画最大的亮点,是“益春藏书”时的左顾右盼,反映出她心情的忐忑踌躇,她明白自己奴婢身份的卑微,但却抑制不住助人为乐的热情。

荔镜情缘中,益春充当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五娘投荔定情之际,心情复杂不敢决断,是她抢过投下既成事实;花园密约、绣阁私会,是她传书递柬、中间串连;最后陈三五娘二人私奔回闽,也是她从中“拾掇”帮助……

益春一门心思帮助主子,却不知道人心隔着肚皮,她并不是完全得到信任,“倘若那小益春,潜踪门外,有心调弄。应防那心腹人成了心腹患……”,她的主子时时防着她。

不知道算不算一种预兆,它为以后“陈三五娘相伴走,放掉益春在半山”的民间故事埋下伏笔?也许冥冥中自有安排,五娘无意中暴露出来的鸡肠小肚,却也可能是她不得“善终”的因果,潮汕晋江两地民间传言,黄五娘最后的人生结局为“没有子嗣”“夫妻不睦”和“投井自杀”。

笔者认为喜欢陈三的是益春,民间传说、高甲戏和歌仔戏都有相关内容,而传说中益春的结局有多个版本,指向的也是益春和陈三有子嗣衍世。

其一为益春随主子私奔时,被遗弃在铁铺附近的北山上,身怀有孕的她,遇虎呈祥为山民收留,因见识广又乐于助人,故备受尊重;她和陈三的儿子,创了“陈家村”,建了“益春祠”,她也被奉为“益春嬷”。

其二是顺利到了泉州之后,因林大设计陷害,益春告御状为陈家雪冤;宋朝灭亡后,陈三的兄长陈伯贤起兵反元失败,元兵到泉州抄家,陈三五娘投井自尽,陈伯贤夫妻吞金自杀,益春带着陈三的遗腹子,隐居南安易姓“洪”,据说那里的“洪”姓村子,住的就是她和陈三的后代。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