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收藏的一摞影碟中抽出一张,放进影碟机,边沏工夫茶边看。这是潮剧《张春郎削发》(下简称《张》剧)1987年在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实况,词、曲、造型、舞美、表演,依然让人耳目一新,万籁俱寂的夜晚也由此变得生气盎然。这出戏,我不知看(听)过多少遍了,每次看都觉得“有趣”。我想已故剧作家李志浦先生,生前必定也是个有趣的人吧,要不怎能在半百之年写出如此生趣盎然的戏?
李志浦写的戏文,字字珠玑,对仗工整,雅词妙笔俯拾皆是,且蕴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此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他是专业的编剧无疑,当得获知他并非科班出身时,简直难以置信!
“我老只读过三年半书。”一次闲聊,他的夫人王悦芳女士“抖”出李老的“出处”。志浦先生老家在潮州府城,因家境贫寒,早早便进入社会谋生,当过烟厂的学徒和卖报的报童,还干过修理钟表的活。一名识字无多的修表匠是如何修炼成洽闻博见的剧作家的?其跳跃式的人生轨迹,巨大的角色反差,本身便很具戏剧性。
志浦先生生前言谈笔下常提到一个人——王菲,王菲是他入行的引路人,他们合写过不少戏,结下了情同手足的深厚友谊。昔年李志浦在潮州城内学修钟表,虽身居陋巷,却对文艺特别是潮剧非常钟爱。1953年,一次偶然结识了在汕供职的同乡人王菲。王菲比志浦大5岁,当时在赛宝潮剧团任编剧兼文教员,两人志趣相投,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一次,志浦观看了源正潮剧团演出的《红楼梦》后,着了迷,前后看了不下10遍,每一次都被触动心弦。原剧目没“葬花”情节,他斗胆写了一个《黛玉葬花》的本子,写完后拿去向王菲请教,王菲认真进行一番修改润色后,推荐给赛宝剧团的杨树青导演,作为剧团训练新人的教程。
戏获演,志浦从此一发便不可收,紧接着又写了一个《炼印》的短剧,同样获得演出,其间他还与王菲合作改编了《洛神》和《将相和》,俨然成了剧团的“编外”编剧。1956年8月,经王菲力荐,25岁的志浦成为潮剧六大班之一怡梨潮剧团的专职编剧。
“转正”后,志浦更加发奋专攻,常常通宵达旦地写戏,一个灵感上来便奋笔疾书,思路卡壳时彻夜搜索枯肠,活脱脱一名“剧痴”。他一生为潮剧编创了八十多个剧目,硕果累累。
在李老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张》剧。这出戏在1982年底首演后迅速火起来,尔后一路高歌,由中国新闻社与香港志佳影业公司联合摄制成潮剧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后又被文化部“相中”上京亮相于首届中国艺术节,迎来了高光时刻,光是专家学者的评论文章便多达十几万字,可谓“一戏激起千层浪”。该剧还获得广东省第二届文艺奖、省优秀剧本奖和广东剧协重奖,广为流传,被粤、越等全国28个剧种和海外潮剧团体相继移植演出。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说起《张》剧的“见光”,还有一段尘封旧事。该剧是由潮剧传统剧目《张春兰舍发》“蝶变”而来的,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字戏和潮剧的老三正顺香大宝班均演过该剧,后剧本不知所终。踏破铁鞋无觅处,1980年广东潮剧院一团一次在澄海新溪下乡演出时,获悉一名老年观众家中保存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演出的手抄本,大喜过望,便将其买下。志浦先生对旧剧本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解构,砍掉繁冗庞杂的情节,独取削发这一“戏胆”,又匠心独运地加上一番“安排”,让剧情更加紧凑,戏剧矛盾更加突出,人物更加聚焦。剧本完稿后,发表在国家级戏剧文本月刊《剧本》和省级《南粤剧作》上。且别说从旧本“脱胎”为新作过程动过多少“笔刀”,即使是在戏出台后都改了若干次,从中唱录音版到电影版,再到往后的上京版,每一次修改,哪怕是一字一词一句,李老都再三推敲,反复斟酌,力求尽善尽美,真正是“好戏出台血铸成”。
正如100个人有100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观众对《张》剧有着不同的解读,不过都一致认为“好看”。“好看”是对一出戏的最高评价,正因“好看”,这戏才能连演四五百场,直到不久前还在复排上演。此剧“雅俗共赏”,我观李老不少剧作都有此特点,这应该是他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吧。剧中诗词联对文采斑斓,让男女主人公尽显锦绣风流,而俚句俗语的运用,则让几个丑角人物显得风趣诙谐,充满烟火气息。近40年来,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意趣变了,这出戏却没有被时代的浪潮所抛甩,没有在数以千计的剧目中被湮灭,靠的就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实力。志浦先生这一写戏风格其实早已露端倪,他初涉梨园整理的《孟丽君》上下集,被怡梨潮剧团连演了六七年,1979年经普宁剧团复演后,演出达1000多场次,成为观众乐道的剧团“招牌戏”。他写的《陈太爷选婿》在接受一次次检验评比时屡屡胜出,获广东省剧本创作一等奖、省剧协“突出贡献奖”、鲁迅文艺奖、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以及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第四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剧作奖。
为潮剧打拼一生的志浦先生与剧作等身的谢吟、写过《苏六娘》剧本的“儒官”张华云以及才子魏启光,被并称为“潮剧(编剧)四大家”。
从李老的剧作,我还读到一种喜剧的情怀,一份达观的人生态度。他有意无意地将“巧合、误会、错接、夸张”的表现手法融入创作之中,增强剧目的矛盾冲突和喜剧色彩,让人在轻松欣赏之余另有回韵。李老不仅写戏,业余时间还触类旁通,研学诗词、书法、灯谜、楹联,且皆有所工。潮州广济楼的“凌霄”楼以及鮀城不少古刹禅寺,都留有其墨迹。行文至此,我终于明白,无论“钟表匠”还是“剧作家”,总有一脉相承的根源,那就是其秉持的工匠精神。李老半个多世纪专注剧本创作,以穷尽毕生的精力与躬行,书写个人的传奇经历,也带给我们一个灵动、丰盈、活泼、精致的艺术世界,其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令人起敬。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