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埠戏院.jpg

关埠戏院

地处榕江下游南岸的关埠镇,有座六十多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关埠戏院。关埠戏院建于1959年,是利用柑厂搬迁的旧址进行改建,还邀请“元华潮剧团”到戏院进行首场演出。

1962年,戏院遭台风破坏,进行修建,主体建筑为竹篷结构,设有长凳座椅的座位八百多个。1966年之前,戏院每月都会聘请潮剧团来演出一次,演期通常一周左右,既有古装剧目,也有现代剧目。1969年,“7·28”台风重创关埠,关埠戏院几乎被夷为平地。1978年戏院改建成钢筋水泥结构。新建成的关埠戏院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3755平方米。戏院前部分除票房、经理室和职工宿舍外,又附设公社招待所、文化站、图书馆、展览馆等机构。关埠戏院的正门有一个“门厅”,设有售票处,墙上有影剧园地和影剧简讯专栏,张贴着即将上演剧目的剧情、戏名、主演,人们时常驻足围观议论。进入“门厅”南面的大门,就能看见设在南面的戏台。戏台有宽敞的前后台,前台是表演的场地,后台有化妆室、更衣室、灯光控制室、投影楼、幻灯处,也有演员宿舍、厨房、浴卫等。戏院地面是前低后高的阶梯形,有1000个有靠背的木椅子座位。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提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剧团又恢复演古装剧,关埠戏院进入全盛时期,每有新戏,万人空巷,一票难求。犹记得,广东潮剧院二团前来演出潮剧经典剧目《井边会》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潮安潮剧团演《宝莲灯》剧目,日以继夜共4场,戏票依然是供不应求,场场满座。戏台上演员们演绎的每一个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和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都会带动着观众的情绪。每有演出,戏院内就有流动的“小卖部”,备有杨桃、柑桔、雪条、橄榄、瓜子及糖果糕饼等零食饮料,供观众购买。

自从有了关埠戏院之后,这里也成了相亲约会的场所。那时媒人为适婚男女青年牵红线常约定在关埠戏院相亲。通常男方和媒人会先到“门厅”等候,直到女方到来。相亲的男女青年经媒人介绍后点头示意,男方会偷偷观望女方。戏剧即将上演时,就一同进戏院看戏,相亲男女双方座位常是隔开的。那时有许多男女青年就是在关埠戏院的“牵线”下喜结连理的。当然也有一场戏还没有结束,女方就提前向媒人告辞的,出现这情况也就代表女方对男方不感兴趣。关埠戏院也承载着那个年代许多新婚夫妇的快乐时光。发工钱的日子,有丈夫迫不及待一路小跑到关埠戏院售票处购买两张戏票的;也有在某个清风徐来的黄昏,丈夫骑自行车载着爱人到关埠戏院看一场潮剧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生活日渐富裕,普通人家也有了电视机,看戏已不用出门,到关埠戏院购买戏票者逐渐减少,演出也随之锐减。20世纪90年代中期,歌舞团在关埠戏院表演时尚歌舞,但没过多久也乏人问津了。

2000年以后,随着影视娱乐与科技的飞速发展,KTV、电脑、手机等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多,加之关埠戏院也因建筑陈旧、舞台损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湮没在岁月的烟尘中。如今,关埠戏院已成为几代“老关埠”珍贵的集体记忆,也成为了见证关埠这座小镇发展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