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时代,民间舞蹈习俗已经形成,隋朝每年正月在京城举行盛大的群众性演出,戏场绵延八里长,表演人数逾万。唐代民间节日歌舞娱乐种类更多,像“踏歌”“庙会”“赛神”等,其中“踏歌”就是人们手牵着手,踏地击节,载歌载舞,民间踏歌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可见那时民间舞蹈的规模盛况。 潮汕于春秋战国时期已使用铜鼓,当时的俚人(即潮汕原有主人,百越一支的遗裔),能够“铸铜为鼓”,鸣鼓作舞。以后大批汉人南迁,促进了潮汕民间艺术的发展。唐宋以后,潮汕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全面进步,各乡社游神赛会也开始盛行,民间舞蹈随之兴起。据《岭南杂记》载:“潮州灯节,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市场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明末清初,潮州知府吴颖著的《潮州风俗考》也载:潮州“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捶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这跟流行于北方的民间大秧歌极为相似。秧歌是明清时代农民在农时节组织忙临时性换工,集体下田,击鼓为号,群歌竞作;休息时,人们以手帕、雨具、汗巾、扇子之类为刀具,即兴歌舞,以为欢乐,故称秧歌。逢年过节,人们也相邀聚演,相沿成习,因流传地区不同,而演化为陕北秧歌、河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秧歌等,有人因此认为潮汕英歌舞与“秧歌”存在某种渊源关系。潮阳、澄海、揭阳等县地方志对民间歌舞也都有所记载,如“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目为挤伍,妆演方阵迹,迎神衍巷。”“正月十六日,各乡社鸣锣击鼓,以娱乐神明,姿态非常优美,每每聚众千人或数百人不等,其中有穿红衣,头裹红布,手执兵刃,舞蹈于神明之前。”清嘉庆十年澄海县令王岱的《迎春韵》中有诗句“逐例歌吹向里迎,童妪随车杂沓开”,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活跃于闾里村寨的娱神、娱人群舞。 潮汕民间舞蹈所展示出来的风格是刚劲、矫健、勇猛、威武。这种风格的形成和潮汕的自然环境、传统精神有密切的关系。其一,潮汕民间的舞蹈,特别是男子舞蹈、表现出阳刚之美,这是因为潮汕古时环境险恶,自然灾害严重,人们长期与自然作斗争和出海捕捞,出海贸易,形成了冒险、顽强的性格;其二,在历史传统上古南越族就以“骁勇”著称,据《岭南文化》记载:“秦曾发兵南征,南越族人英勇抗击,秦兵伏尸数十万败退。”在以后的宋末元初、明代、明末清初,潮汕人民抗元、抗倭寇、抗清以及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英歌舞、车鼓舞、布马舞等舞蹈正是南越传统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其三,武术南拳的影响,如英歌舞把南拳的“大箭马”和“拦点”、抛、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有动作都显示出勇猛彪悍的阳刚之美。 潮汕民间舞蹈的音乐通常是潮州锣鼓乐,以打击乐为主,节奏上的方正、对称、刚强、威武与舞蹈律动上的刚劲、矫健、勇猛、威烈风格相统一,构成了热烈、高亢、昂扬、宏大的舞蹈场面效果。 潮汕民间舞蹈有几十种,因其有相对稳定的播布区而使不同种类及风格得以保存发展,如英歌舞主要在潮阳、普宁一带,澄海则以动物舞蹈著名。潮汕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广场舞蹈:英歌舞、车鼓舞、赞鼓三点金等。 第二类为动物舞蹈:蜈蚣舞、鳌鱼舞、双咬鹅舞、骆驼舞、麒麟舞、龙灯舞、鲤鱼舞、醒狮舞、舞九鳄、舞龙、布马舞、孔雀舞、啄鹤舞、水族舞等。 第三类为酬神舞蹈:主要出现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如佛事中的“挨池”、“过桥”、“走四方”堂庙等舞,祭祀中的酬神群舞,道教中的“九莲灯”等,钱鼓舞、赞鼓舞蹈、舞九鳄也可列入这一类。 潮阳英歌舞 潮阳英歌舞属广场民间舞蹈。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潮阳英歌舞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民间舞蹈艺术之花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醇厚的泥土风味,扬名海内外。 鲤鱼舞 鲤鱼舞流传在潮州一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各乡村、城镇常常可以见到。 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由鲤鱼带领才寻到水源的。人们为了不忘鲤鱼的功劳,每逢农历正月初四祭神时,就舞起鲤鱼,以示纪念。以后又逐步衍变为每逢喜庆节日,都舞鲤鱼庆祝丰收,寓意“年年有余”,祈愿天下太平。 鲤鱼的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骨架是用竹蔑、竹片及铁丝扎成的,然后用铁丝连接起来,再将圆竹棒的一头插入鱼腹至鱼背顶端为握棒,最后用白布包缝各部位,绘上图案和色彩。握棒,靠鱼的一端为棒头,另一端棒尾。鲤鱼舞由男子五人表演,动作大部分是模拟鲤鱼灯在艺人们的手中栩栩如生,众鲤鱼在头鱼的带领下,时而在水面悠然游动,时而潜下水底寻找食物,时而相互嬉戏。高潮时鲤鱼急速翻腾,全力拼搏,最后高跃龙门。此时观者情绪激昂,全场欢呼喝彩,气氛热烈。鲤鱼舞动时双手动作幅度较大,步法以“圆场步”为主,配合跪地、抬腿、跳跃等,动作刚劲有力、粗犷奔放。整个表演节奏强烈,一气呵成,具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鲤鱼舞在民间流传有“十二变”和“十三变”两种表演形式。“十二变”主要是表现鲤鱼在水中畅游、嬉戏、比目、寻食等生活情景,至高潮处鲤鱼跳龙门。“十三变”则在上述表演之后,增加“鱼化龙”、“罗汉伏龙”,最后是南派武术对打等内容,这种表演形式今已失传。 鲤鱼舞在民间流传的同时,也被引入了戏剧表演之中,如潮剧传统戏《荔镜记》和现代戏《七日红》等均有舞鲤鱼的精彩场面。 鲤鱼舞以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伴奏,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苏锣、深波、钦仔等。常用曲牌有《乱锣》、《水鬼母》、《贼锣》、《猛拗槌》、《洗钹》、《大锣火炮》、《大锣拗槌》、《龙摆尾》、《武场》等。伴奏乐队由司鼓指挥,司鼓则视演员动作和队形变化,指挥乐队换奏曲牌。 在潮汕地区,无论是开业剪彩、工程落成或是喜庆节日,总可以看到一个热烈的场面——在潮州大锣鼓快、慢、轻、重的打击乐声中,一只或数只威武的醒狮在舞狮者的导引下,或昂首阔步,或俯颈低头,或摇头摆尾,或搔头洗耳,或舔毛擦脚,或噬炮吞烟,或登高抢球。围观者兴高采烈、击掌叫好。这就是潮汕舞狮,它是一种富有民族色彩的舞蹈形式,也是一个倍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游艺节目。 舞狮 大约始于汉代以后。中国原不产狮子,《后汉书》记载汉章帝时月氏国(西域一个小国)进贡狮子,当时叫“狻猊”,从那时人们便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又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逐渐形成狮舞。开始时盛行于宫廷之中,后来才逐渐发展到民间,成为节日和社戏中的主要娱乐节日。据史料记载,在唐玄宗时,有一种规模很大的表现勇士戏狮的“五方狮子舞”,被列入部伎八部之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了这样的诗句:“西凉位,西凉位,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把当时盛行的狮子舞的形象和舞姿刻划得细腻诙谐、栩栩如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变革,舞狮逐渐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以北派和南派为主。北派舞狮形式(也称北狮)表演者一人或二人全身被狮被遮盖,下身着与狮同样颜色裤子,双脚穿花靴,引狮者扮武士,手拿绣球,在京鼓、京锣的打击乐中表演。而南派的舞狮形式(也称南狮,也就是潮汕常见的舞狮)却没有全身遮,舞狮时,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头尾互相配合。 常见的南狮,分为狮人、狮被、狮尾、狮头造型,外壳是竹蔑编织后糊上纱纸,画上五颜六色的图案,额头吊镜子再挂上四只绣花球,眼睛安上玻璃珠,更显威武凶厉。狮被是一匹染上图案的布,布边缀满珠线。狮足以竹架糊成面,画上与头类似的图案。 新春佳节将至,又闻锣鼓声声,具有浓郁传统习俗的舞狮,又将在潮汕大地的四乡八里舞动起来。 蜈蚣舞 清光绪年间,西门乡民间艺人陈成锦等人,目睹蜈蚣爬行生动有趣,萌发了创作蜈蚣舞的灵感。这种大胆的想象,得到同好的支持,几经探讨,设计制作出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及酷似蜈蚣爬行的舞蹈动作,演出后果然备受欢迎。一百多年来,历经几代人的改进加工,终于成为今天闻名遐迩的民间广场舞蹈蜈蚣舞。 长达22米的蜈蚣躯体,头部两侧有一对弯弯的利牙,身躯采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屈伸自如,尾部呈剪刀形。在广场表演时,由一人擎彩珠带引,执蜈蚣舞蹈的艺人共15人藏身于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运用民间熟悉的“双下堂”、“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动作操纵整条蜈蚣蜿蜒穿梭,矫健起舞。并变化出“2”、“3”、“6”、“7”、“8”、“水波纹”、“盘梅花点”等造型。舞蜈蚣的艺人身穿短袖文化衬衣,黄色裤,腰缠绿带,小腿扎绑带,左红右绿,足穿轻便鞋。舞彩珠的艺人头扎英雄巾,显得十分威武。表演时还用潮州大锣鼓队伴奏,地方特色浓郁。蜈蚣舞在广场表演,由鼓手指挥,刚柔并济,气势磅礴,风格独特。特别是夜间表演时,偌大的蜈蚣俯仰穿梭,两眼绿光闪耀,躯体通明透亮,恰似剪刀形的红尾巴高高擎起,摇摆自如,加上鼓乐伴奏,焰火助威,登场人数近200人,异常宏伟壮观。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