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鑫夫妇配合进行“规席”

制作完成的草席

为草席进行套色印花的印模

村间小路画满了陈楚鑫夫妇织席的场景

织席所需的麻绳

 以陈楚鑫夫妇为原型绘制的凤美织席技艺壁画

走进龙湖区龙华街道凤美村恒泰路,只见两边的墙上是一幅幅巨幅壁画,上面画的是“凤美织席技艺”中择草、布绠、规席、印花、蒸汽、推实等各道工序,而画中逼真的人物原型,就是外砂织席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楚鑫和他的妻子。顺着这条满是“明星海报”的小路走到拐角处,就是陈楚鑫的织席作坊了。作为日渐式微的一项非遗技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弘扬下,凤美的织席技艺已成为该村的一大亮点,来凤美不了解一下“凤美织席技艺”,就相当于没有来过。

沿袭300多年的民间传统技艺

织席是潮汕地区一项民间传统技艺,而龙华凤美的织席业无论从草席印染的发明、创新,还是从众多织席作坊、专营商号的规模,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在潮汕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凤美旧时属于澄海外砂镇,据《澄海县志》记载,外砂织席技艺始于清康熙43年(1704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上世纪30年代初,凤美村人陈炳河在原有织席技艺基础上发明了色席和印花席技艺,仅图案就有100多个,具有浓郁的潮汕民间传统特色,使产品外观上增加了艺术审美意趣,也使整个织席业进入规模化生产,并出口远销东南亚和美国旧金山的潮人生活区域。至20世纪80年代初达到全盛时期,织席业成为当地一大经济支柱。

外砂草席是很多老一代潮人当年离开家乡、漂洋过海随身携带的物品之一,很多人至今仍念念不忘。它是一种思乡情结所在,也是增强海外潮人对家乡文化认同感的纽带,对研究当地乃至澄海在清代中期以来的人文历史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状况有宝贵的参考价值。2015年,外砂织席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织席既是手工活也是体力活

外砂织席技艺是一项纯手工的民间传统技艺,生产工艺流程共有十道工序,分别是破草、晒草、压直、择草、布绠、规席、印花、蒸汽、推实、修剪等。陈楚鑫夫妇一直坚持用手工制作草席,在他们的织席作坊里,摆放着席规、席批、木工老尺、布绠车等传统织席工具。陈楚鑫说,制作一张双层草席,夫妇俩配合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外砂草席材料来源于海滨湿地的一种咸水草,这种草草质轻,具有吸湿和散气的特性,用其织成的席子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加上这种咸水草的韧度高且光滑,织成的草席不但耐用,还能提高睡眠的舒适度。早先这一带海滩盛产咸草,陈楚鑫直接从海边割回来加工,先用小锡刀将一根根咸草开成两半,经过两三天暴晒后压直,然后按长短优劣分拣。织席所需的麻绳,则是将黄麻皮浸泡一天后刨皮,用手剥成一条一条后再制作而成的。

准备好这些材料之后,就进入织席阶段。陈楚鑫的妻子负责“布绠”,需要将一根根细麻绳垂直排列布成经线,像1.8米宽的双层草席,一共需布158条经线,大约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

“布绠”完成后,开始进行最为关键的“规席”环节,这一环节需要两人配合,一般是陈楚鑫的妻子负责用“席批”送草,将咸草准确穿过158条对应的黄麻绳中间的位置,每穿一根咸草,陈楚鑫就用“席规”扣压一次,有点像织布一样。一床草席需要几千根咸草,“规席”动作就需要重复几千次,“席规”有10多斤重,几个小时下来,经常汗流浃背。

编织出来的席子还要进行套色印花,陈楚鑫向记者展示了几张用牛皮制作的印模以及色料,这些看似简陋的印刷工具,却能印出“双凤朝牡丹”、“鸳鸯戏莲池”等各种图案。为了增加印花图案的色牢度,还需要将草席放进蒸桶进行蒸汽;蒸汽完成之后,再手工将席子推拉使之更加密实,也即是“推实”;最后再将不整齐的席边进行修剪,一张草席才算完成。

坚守技艺激发非遗文化活力

陈楚鑫说,织席既需要熟练的技巧,也是体力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海滨的咸草滩被开垦为稻田,咸草一天天紧缺,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本地这种咸水草已很难觅见,织席的原材料全靠外购,导致成本增加,加上人们对床上用品需求的变化,草席的销量锐减,靠这一技艺很难赚到钱,原来很多从业人员纷纷另谋出路。

陈楚鑫的祖父、父亲都是凤美村知名的织席能手,1970年小学毕业的陈楚鑫便随父亲在该村织席社织席。父亲的严格要求,加上自己的刻苦耐劳,使他熟练地掌握了织席的整套手工技艺。特别是“推席”这一环节,是机器织席所无法替代的重要工序,也是手工织席密集柔软,经久耐用不变形的关键环节。

陈楚鑫作为“外砂织席技艺”非遗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保护这一非遗文化,积极参与了各种传承与宣传推介活动,多次在非遗展示活动中为中外友人演示织席技艺,女儿陈静芸、陈静丹也在他的传授下,熟练地掌握了祖传的技艺。

如今,作为“美丽乡村”的“明星”人物,陈楚鑫的织席作坊经常有慕名而来的客人。他们有的是对传统工艺感兴趣,前来参观织席的;有的则是专门前来买草席的。不管是参观织席还是购买草席,陈楚鑫夫妇都热情招待,耐心讲解。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