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潮艺悟人生.jpg

前不久,应朋友盛情相邀游历潮州,惊叹于这里的木雕、潮绣、手拉壶等工艺的巧夺天工。

冬寒时节,阳光朗照,我随友人来到潮州老政府所在地,在一楼内室,一位木雕师傅正在创作:一只修长的竹筏随波起伏,四周浪花朵朵,竹筏上面堆叠数只蟹篓,经纬分明。透过镂空的篓壁,里面的螃蟹千姿百态:有的挥舞着双钳,一副桀骜不驯盛气凌人的模样;有的尽力叉开双腿,不甘被囚须臾就要逃离的架势。蟹篓外壁,几只大虾探头探脑,似在疑惑:里面的伙计是如何进入的?细若游丝的触须似急剧摆动,好像在与螃蟹商讨营救对策。作品集中在一截树桩之上,静物是工笔,动物是写意,相得益彰。

来到二楼展厅,空气中氤氲着各种木材的香气,陈培臣大师一一给我们介绍厅中展品。在一幅“郭子仪庆寿”作品前,我陶醉于画面的繁复而疏朗:宫廷牌坊、达官显贵、楼宇亭轩、乡野阡陌、车马挑夫、村落庭院,棕榈芭蕉……图案镂空立体,大气磅礴,我们边欣赏边啧啧称赞。

告别陈大师,我们又拜访潮绣世家孙庆先先生,在他的作品展厅,我对潮绣有了一个初步印象:潮绣系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支流,起源于唐宋,以金线、银线、绒丝为主材料,运用绣、钉、垫、贴、拼、缀等针法绣制,注重色彩的对比,强调画面的立体质感。潮绣在明代已盛行,有潮州民谣佐证:东门晒鱼网,西门摆花规。穿越历史时空,我似乎听到悠扬的唱腔从巷弄传来,隐约望见家家户户织缍刺绣的繁忙场景。

站在一幅叫《五福临门》的作品前,我默默进行肤浅的解读:外围柔韧弯曲的茎蔓连接而成的方形边框喻为地,画面主体黑色丝线连成的球状圆面喻为天;茎蔓上缀满各色小花,喻为九州四海欣欣向荣;中间立体球面上九条金龙吞云吐雾,凌空而舞,喻为中华鼎盛民族腾飞;四角与球面底部各织一只蝙蝠,喻为天地相连福禄共享,印证“五福临门”;金线的亮丽与银线的耀眼寄托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不敢在大师面前班门弄斧,个人的拙见也仅藏在心底自怡。一番赞叹之后,不禁想起潮州知州陈炜的诗句:朱幡影里绣屏好,绿盖香中画舫行。

潮绣不仅是潮州璀璨文化的一员,同时也为国家对外邦交作出了巨大贡献。仅孙庆先大师的作品中,就有《腾龙》《下山虎》《丹凤朝阳》《金牡丹》等多件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友好邻邦。

返程路上,我在脑海中回味与大师们的谈话,想到每件作品无不熔铸着大师们的智慧与心血。扪心自问,我的作品就是学生,我将如何来雕刻他们呢?杜工甫有诗句云: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我的教育也应该做到“纤毫自矜”吧。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