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南徽朱氏家庙的人文内涵 文化习俗 图1张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考亭先生,福建建阳人,祖籍江西鹜源,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在为官生涯中,每到一处,不忘兴学育才,先后创建了庐山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书院、长沙岳麓书院,晚年在建阳讲学,创立“考亭学派”,影响深远。与孔子、孟子、程颢、程颐合称“孔孟程朱”,成为中华儒家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去世后,受到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分别追封文公、徽国公,世人敬仰。

    粤东朱氏祖居地澄海莲上南徽村,由北朱、北李、杨厝三个自然村组成。南徽朱氏家庙背向南海,面朝南峙山,坐东向西,颇为独特,这与朱氏先祖来潮开基创业有关。南宋时期,家住莆田的朱熹后裔朱仕万带领族人来到潮汕,选择了澄海境内莲阳河北岸、南峙山南面的溪坪洲垦荒种植。前几年,开挖韩江河堤,在莲下渡亭地界尚发现“朱界”石碑,可见在人烟稀少的宋代,朱氏族人就是莲阳一带的主要拓荒者。但是莲阳河经常泛滥,朱氏先祖另觅高地,最终相中了地势较高的莲阳上社北头陇中段聚族而居,创立北朱村,这是澄海境内宋代出现的少数村落之一。明朝初年,朱氏族人在雷祖田辟地,兴建首座朱氏家庙。康熙戊戌年(1718),在一场飓风洪水中,家庙被冲毁。乾隆五十九年(1794),族人另择新址(即现址),由时任“吴川司铎”的朱尚信主持施工兴建,乾隆年间存有《题建祠碑记》。

    上世纪,朱氏家庙一度用作军队驻地、乡村学校、做过工厂,破坏严重。从2009年至2012年历经3年时间重建宗祠,建成潮汕首座朱熹纪念馆,成为朱氏宗亲寻根谒祖之地和传播朱子学说的一座文化殿堂。

    作为朱熹纪念馆,朱子学说更是家庙的文化精髓所在。在主座的两廊和左右通巷的陈列室中,用150块印度红石材组成碑廊,刻录了朱子著述、朱子笔迹、历史名人评朱子、朱氏名人传记、朱氏将军烈士、二十四孝图等,每块石刻内容皆是从浩瀚的史籍中精选而来,语出有因,言之有据,使人直观感受到朱子教诲,见贤思齐,彰显朱文公绵延800多年的思想光辉。其中,朱熹书法引人注目:“忠孝节义、国恩家美”、“正气”、“善为传家宝,忍是积德门”、“行仁义事,存忠孝心”,一派大儒风范。由于朱子学说受到元明清三朝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官方哲学,因此碑廊中还有不少响亮的名字:南宋辛弃疾“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南宋陈亮“朱元晦,人中之龙也”,明朝景泰皇帝“德行仁熟,理明义情,布诸方策,启我后人”;清康熙皇帝“集大成而诸千百年绝学之传,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启功先生“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的声光,留下莫大的影响。”展现着远至宋代,上至皇帝,直至当代著名学者对朱子思想的高度肯定与叹服。

    朱氏家庙的重建不仅是潮汕朱氏的一大盛事,同时也向世人传达着朱子思想敦厚质朴,温暖绵长的人文关怀,它本身就是屹立于朱氏祖居地——澄海南徽一座伟岸的思想文化丰碑。

你是本文的第69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3-01-22
作 者: 许焕坤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