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间音乐是潮州人在长期生活中传承和创造的一种音乐文化,其基因母体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潮州民间音乐是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融合,他包括民俗音乐,如潮州大锣鼓、小锣鼓、苏锣鼓、花灯锣鼓、英歌锣鼓、舞狮锣鼓、龙舟锣鼓等;文人音乐,如琴乐、细乐、弦诗乐等;宫廷音乐,如潮阳笛套古乐;宗教音乐,如庙堂音乐;历史上还有祭孔子雅颂大成乐等。这些不同的乐器形态在流入潮州以后,都在潮州话这个共同母语中生存和衍化。
   潮州民间音乐的源流形态
    秦汉时期的音乐是承接产生于商周时代的乐舞,其乐舞形态是一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第一代音乐形态。在潮州虽然没有发现存在这种乐舞的音乐形态,但从潮州的出土文物中,还是可以找到古代乐舞的一点信息,如惠来县华湖发现的青铜甬钟,潮阳县也出土过更大的甬钟,都是西周时期的文物,这些甬钟和近年在广州发现的南越王墓出土的甬钟一样,都是礼乐使用的器具。这个时期是潮州文化和潮州方言的形成初期。
    唐永隆元年(680)陈元兴镇抚潮州,可以说是大开潮州乐化之风。从隋朝开始,中国的传统音乐已经进入第二代音乐形态,即歌舞伎乐形态,这是一种将歌唱、舞蹈、乐器融于一体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形式,但三者之间已经形成各自独立的存在方式。以隋唐燕乐大曲为主要形态,是中国传统音乐无比辉煌的黄金时代。陈元兴推行以歌舞音乐化解民心政策。是唐代歌、舞、乐及大曲的音乐形态进入潮州的一条主要途径,可以看作潮州民间音乐的发源。
    唐代也是佛教和佛教音乐传入的时期。唐代潮州人口不满10万,就有两处规模巨大的佛寺。这完全可以视为潮州宗教音乐的发端。宋代也是雅乐复古的一个朝代,潮州的祭孔音乐足以说明这种情况。潮州的宣圣庙,潮阳、揭阳、海阳皆有修复。现存祭孔乐章有光绪甲申(1885)潮阳知县周恒重修的《潮阳县志》卷六学校部分,有孔子赞词,祭孔子庙乐等。潮州孔庙祭祀音乐到近代才消亡,它是古代雅乐的生动遗存,是研究潮州民间音乐的珍贵资料。宫廷古乐也在宋代流入潮州,潮阳的笛套古乐即来源于宋代宫廷音乐。宋代民间说唱音乐发展,以筝为主要乐器的弹词说唱音乐也在潮州流行。
    潮州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和时代生活节奏的变化而不断地求新求变,从而形成中国传统音乐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形态与风格特征,潮州民间音乐正是在漫长的音乐历史中积累了自身丰富的音乐文化,体现了民间俗乐的传承能力,创造了非凡的历史奇迹。中国传统音乐的三种历史形态,已经为潮州民间音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到了明清两代,潮州民间音乐迅速变异和发展,形成空前繁荣的局面。
   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潮州文化发展到高峰期,各种曲子词、演唱、歌舞、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繁荣发展,以戏曲音乐为其最高代表。宋元杂剧、南戏到明代形成四大声腔,潮州则产生了潮调戏文。自此,潮州民间音乐领域又添了一朵新花——戏曲音乐;从元明开始,进入潮州的戏曲剧种繁多,而在潮州落户的有正字戏、西秦戏和汉调外江戏三种。这几个剧种包括了昆腔、高腔、梆子腔和皮簧腔,其曲牌唱腔、牌子音乐、明清俗曲、民间小调、流行器乐、科介锣鼓等音乐形式皆为戏曲所囊括,潮州民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音乐形态继续保持了它的稳定性,如孔庙祭祀乐、笛套古乐、庙堂音乐;一些音乐形态则与戏曲音乐互为影响,互相吸收而产生变异,如潮州大锣鼓、苏锣鼓等,筝乐和弦诗乐则受板腔变化体的影响而迅速变化发展。
    潮州民间音乐最活跃的音乐形态是锣鼓乐、弦诗乐和普及面最广的筝乐。
    潮州锣鼓乐与戏曲音乐结合产生了潮州大锣鼓(套曲锣鼓),在它形成规模以后,又影响了其它器乐形式。这种民间音乐与戏曲音乐的融合,使潮州锣鼓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笛套大锣鼓是潮州大锣鼓的派生形式,其锣鼓和管弦乐器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是改换主奏乐器,潮州大锣鼓由大小唢呐主奏,而笛套大锣鼓由大笛主奏。潮州苏锣鼓则是潮州锣鼓吸收外江戏锣鼓形成,它的形成时间在汉剧流入潮州以后,主要是打击兵器以苏锣和苏鼓为主。笛套苏锣鼓是潮阳笛套音乐与外江汉调音乐融合形成的。
    潮州弦诗乐是潮州民间最古老而又最普及的音乐品种,它的形成发展与潮州细乐和戏曲伴奏音乐有密切联系。
    潮州民间音乐的生存和传播
    潮州民间音乐本质上是民族音乐,但潮州民间音乐又带有鲜明的民间性。潮州民间音乐的生存和传播空间非常广阔,第一个生存和传播空间是农村的闲间乐馆。闲间乐馆是民间业余娱乐组织,产生于清代,至民国时期遍布广大乡镇。第二个生存空间是乐社,这是由当地士绅富户捐资组织或者由三五潮乐爱好者自愿组合的潮州音乐组织。海外乐社或乐组则依附于潮人社团或同乡会,建立时间较早和规模较大的,有潮阳阳春园乐社,建立于1880年。汕头公益国乐社,成立于1909年。海外潮人社团建立乐社最早要算新加坡余娱如乐社,成立于1912年。香港潮商互助社音乐部,成立于1930年,是潮商互助社中一个常设业余音乐组织。新中国建立后成立了潮州民间音乐研究组和潮州民间音乐团。
    潮州民间音乐生存和传播的第三个空间是诸多名师授艺和登坛讲学。近代以来,细乐一代宗师洪派臣(1866—1916)以经营古董为业,足迹遍及东南亚一带;近代正式开馆授徒的是张汉斋(1885—1969);在潮州弦诗乐的演奏技艺和传授突出者有潮州的蔡戊子(1888—1970);在国内高等学府和海外传授、传播潮州民间音乐的突出人物有林永之(1892—1928)、苏文贤(1907—1971)、郭鹰(1914—)、黄宗识(1914—1999)、陈蕾士(1917—)、陈威(1930—1999)、许守诚(1932—)等。
    潮州民间音乐生存和传播的三个空间,涵盖了本地、国内以至海外,使潮州民间音乐的传承纵横交错,形成生机勃勃的局面。
    潮州民间音乐多种音乐形态的存在方式各不相同,有各自的谱式。我们现在已知的祭孔的大成乐,潮州大锣鼓乐及其他锣鼓乐、潮阳笛套古乐、庙堂宗教音乐均用工尺谱,而筝乐和弦诗乐用二四谱。潮州民间音乐传承的主要形式是口传心授。可见到公开发行的乐谱是于1935年由汕头公益国乐社出版发行的《乐剧月刊》,另一个较早公开发行乐谱的是乐器制作师蔡春福,他开设的蔡福记乐器店与潮汕知名乐师多有来往,有乐师到汕头来可以免费提供食宿,但走时必须留下一两首曲谱。日积月累,蔡春福便将这些乐曲刻印出版销售,名为《弦诗》、《吹诗》、《筝诗》等。建国后50年代又张汉斋、林玉波、何天佑及新音乐工作者张伯杰、郑诗敏等合作记录、整理出版印发的有《潮洲乐曲选》、《新潮乐》(活页),用的是工尺谱和简谱。以书刊乐谱本形式出版的是由名乐师林玉波、张汉斋、张天佑、李良沐、郑诗敏合作编纂的《潮州民间音乐选》(简谱本),195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本潮州乐曲集问世,为全国音乐界所欢迎。
    潮州民间音乐近百年来不断传承和发展,除了传统原曲的传承和衍展之外,也有不少新创作的曲目,这些创作多为戏班乐师和民间演奏家所作。
    新中国建立后,出现过两次改编、整理和创作的热潮,第一次热潮是50年代到60年代,以改编整理为主;第二热潮是70年代到80年代,特点是以创作为主。
    潮州民间音乐整理、改编、创作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三种组合,第一种组合是名乐师组合,它由各流派的代表人物真诚合作,打破门户之见,坐到一起共同为潮州民间音乐的繁荣而努力,出现了像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的传世之作,《寒鸦戏水》的经典之作,《狮子戏球》、《粉蝶采花》的精品之作,这些都是在深厚的传统音乐中衍化出来的,具有很高的审美品格。第二种组合是新音乐工作者和乐师艺人的结合,在这个结合下,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既有传统的深厚韵味又有新的时代气息,如郑诗敏、林运喜、蔡余文创作的潮州大锣鼓《春满渔港》,林任平、陈镇锡创作的潮州大锣鼓《欢庆胜利》等。第三种结合是传统的音乐和现代的创作手法与高度器乐化的演奏形式相结合。这个结合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初露端倪,如罗忠熔先生的管弦乐曲《画眉跳架》等,它的出现预示了21世纪潮州民间音乐正在走向更高的层次。

你是本文的第1544位读者
来 源: http://stzy.shantou.gov.cn/in/invest/
作 者: 郑志伟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