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揭阳市区京冈街道凤南村的佘厝自然村,虽然人口不多,但却是人才辈出。明清时期,在这个小村子里走出了3位贤士,令世人刮目。
  佘国玺,号南塘,渔湖都佘厝村(今属揭阳市区京冈街道凤南村)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授如皋县(今江苏省南通如皋市)令。任政间,不畏权贵,曾有某都宪之子杖势占人田地,强奸民女,佘国玺以法治之。任满归家,如皋县民为其立祠纪念。晚年居家,先后捐资建桥30多处。
  佘元起,字明伟,渔湖都佘厝村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授蒲城县(今属陕西省渭南市)令。任间大力提倡开垦荒田,发展农业。康熙年间,曾任主考官,所选拔都是一时秀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揭阳县令郑濂倡修《揭阳县志》,闻佘元起文名,聘其参加修纂县志工作。
  佘元起中举人后一度在家教授族亲弟子儒学,清翰林院编修佘志贞为其学生。
  佘志贞,初名伯梅,后改艳雪,号嵋洲,清初生于潮州府澄海县蓬洲都渔洲乡上佘(今属汕头市龙湖区渔洲街道陇头村),其出生地祖宅即今太史第。幼年时为避清初动乱,随母移居揭阳县渔湖都塘口佘厝村,受教于村中名儒佘元起。顺治十七年(1660)赴省城乡试时,以澄海籍报名,中举人。十八年进京会试,得中二甲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后授翰林院编修,为不忘养育之恩,特建祠堂于揭阳塘口佘厝村东。
  及后改左右赞善庶子,擢升侍讲、侍读学士,入值南书房,充政治、唐诗类函两局纂修官。擅长诗章,任职史馆达25年,每次召试或应制诗文,都备受康熙皇帝青睐,赏赐丰厚,名噪一时。传说康熙虽赏识其才,但嫌其名字过于脂粉气,于是赐名“志贞”,自此沿用。
  康熙二十二年(1683),潮州知府林杭学重修《潮州府志》,书成之时恰逢佘志贞家居,于是参与了后期的校订工作,并为志书撰写了序言。二十九年,佘志贞出任庚午科山东乡试主考官,录取49名举人,这些人中有18人后来考中进士。四十一年,佘志贞殿试考翰林,名列第二。四十二年,奉命代祭西岳华山,沿途各省官员争先赠礼,他义正拒收。回京复旨后不久即病逝,葬于京师。
  佘志贞德才兼备,著有《螭坳草》传世。《潮州先贤像传》说他“生平笃实温雅,奉职清慎”,嘉庆版的《澄海县志》则予以高度评价:“本朝邑人以文章擅科名者,志贞为最。”佘志贞声名鹊起之后,在潮州城内兴建府第居住,地址在今西马路钉鼓巷左畔,其后裔遂落籍海阳县(今潮州市区)。

你是本文的第1036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1-01-09
作 者: 阿 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