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名字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古人不仅有名,成人之后还须有表字,两者的分工非常明确。名只能是由身份辈份较己为尊的人叫唤,字则是由平辈的亲族或世交称呼,至于小辈,连称呼长辈表字的机会都没有,如果要对人说起自己的父亲,只能隐晦地称呼“老太爷”或“家严”,含混带过。

    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标识,其中还往往包含着某种诉求。譬如过去想要生个男孩的人家,会给前面的女儿起名“招弟”;期待孩子将来有出息、能够光耀门楣的,就会叫“光宗”、“荣荫”。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处于这种期待下的名字,不仅承载着长辈的愿望,还非常直接地申诉着一种缺乏,诠释着一种需要。至于是否能够名副其实,就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在有着诸多禁忌的古代,名字有时会事关一个人的前途。北宋之初,名臣宋庠本名宋郊,字伯庠,他在入仕之后,有人说“郊”音谐“交”,有把赵宋王朝交予他人之意。宋郊遂改名为宋庠,寓意“养”宋,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明代,某乡有个名叫郁郁的童生去应童子试,考官见了这个极为个性化的名字,顿然“寡欢”,大为恼怒地当即命他改名,方才得以携试卷入场考试。

    如果是以中西方之人对名字的态度作分析比较,中国人大概是不怎么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别人关注的。因此,中国人在作自我介绍时,很少像西方人那么直截了当地自报门户,而是采用一种更为婉转的表达方式——“你好,我是老王。”“我是小张。”即使是进入学龄后的小孩子,对于名字的维护,也往往有着一种迥乎寻常的偏执。倘若有人嘲笑自己的名字不雅,抑或故意以名字的歧义作为谑笑,其结果,往往会形成一场武力上的冲突。另外,把心中憎恨之人的名字私下写在一处公众地方,诸如厕所的墙壁、电线杆上面,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泄愤方式。值此情况,受害人往往会有一种受辱的感觉,而肇事者则在心中洋洋得意,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若是长辈的名字,就复杂得多。我小的时候,同学之间吵架,若是有一方能当众叫出对方父母的名字,就是一种无形的攻击力,可以迅速抢占到争论的制高点。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于名字也有一种自觉的自我保护。在老一辈人,尤其是女性的心目中,名字还有着某种隐秘的意义,是不可轻易告诉他人的。

你是本文的第612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9-11-30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