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有施姓人口2789人(2001),在揭阳市姓氏人口中位列第93,这些施姓居民主要分布于市区西马西郊营浦施村,揭东新亨硕联村、埔田老龙村、地都钱后村,惠来前詹铭东村、仙美村、华湖丁田村、周田厝坑村,普宁流沙东斗文村等地。
  位于揭阳市区西马街道西郊村的营浦施,是揭阳施姓居民聚居的一个自然村落,有近600人口。
  营浦施的创设时间,据村中施姓老人回忆,祖上口口相传下来,大致于南宋从福建莆田金竹篮村迁来。笔者查阅了福建省莆田市的地名资料,没有找到金竹篮村,但却在城厢区常太镇金川行政村辖的自然村中查到一个金竹坑的小村子,因附近竹林的叶子是金黄色的而得名,但金竹坑以前是不是叫金竹篮,却还没有得到资料佐证。据营浦施村施姓老人讲,他们的祖宗迁来时,附近的乔林还没有形成村落。老人还说,附近的他姓居民也承认,营浦施比他们早创村。
  营浦施的得名,跟大多带姓氏的村子的形成过程一样,是在地名后加上姓氏名。而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村落形成单一姓村落的一个过渡。据施姓老人讲,古时县城城郊有两个校场,一在东一在西,城东的校场就是如今的东风体育场,而城西的校场就落在钓鳌桥外,也即在今天的营浦施附近。因校场边有官兵驻地,称为营区,又因为该地处于北河南岸边,因而村落最初就被称为营浦。
  相邻的乔林乡,创设于南宋末年。乔林林氏先祖林文熙系宋理宗(1225~1264在位)时进士,曾任广南东路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据施姓老人所述,则营浦村应形成于南宋时期复置揭阳县并将县城设于今市区中山街道禁城脚一带以后,因为只有在建县城和设校场后,才有上述的情况出现。
  在清代,营浦施的名字还没有出现,出现在地方文献上的,还只是“营浦”二字。据清刘业勤编纂的《揭阳县志》卷一《都图》中的“磐溪都”条目下的村落名字,“营浦”与“潮林”排在一起,旁注“距县十五里”。潮林即今乔林,古人计算的里程多为约数,且不甚精确。但在同潮林与县城同距离这一点上,倒是可以判定这个“营浦”就是今天的营浦施了。
  营浦施村子不大,但施姓群众建有施氏公厅祭祀先人。这个公厅的门联上写着“靖海世家”,后厅里也供奉着施琅牌位。施琅是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被康熙皇帝封为靖海侯,因此好多施姓宗祠都称为“靖海世家”。但施琅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其出生时,揭阳的营浦村已经存在多年了,与揭阳施姓没有直接的关系。据施姓老人讲,营浦施村供奉施琅,是敬仰其民族大义和统一国家的业绩,是作宗族英豪来纪念的。
  营浦施一直是个小村子,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是城郊的磐溪都所管辖。1950年随钓鳌社、乔南里两个自然村一起从磐东析出,合置为西郊村,并划归榕城镇管辖。其时作为西郊村属下一个自然村,人口也仅有100多人而已。
  而今,营浦施虽然人口不多,但作为一个创村年代比较久远的古村落,还是受到了附近群众的关注。

你是本文的第1021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0-06-13
作 者: 阿龙 杨鹏鑫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