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就是表现节奏的力量”,王肇民教授这一精辟之语的意蕴,一直令我深心琢磨。创作的实践,使我也有如斯的体会:节奏和韵律是艺术的生命,强、弱、起、伏、波、折皆有文章,或“此时无声胜有声”,或“铁骑突出刀枪鸣”,在音乐、舞蹈方面可以直观地表达,但要把这有声、立体、有动作的歌和舞再现于静默而平面的绘画之中,应如何去展示这“节奏的力量”呢?这便成为我“上下求索”的“攻坚’’之‘‘的’’。
    作为英雄之歌、阳刚之舞的英歌舞,是汉族傩文化遗产的精品,是节奏力量的化身,它那铿锵的击节,激越的吆喝,汇同催人奋发的锣鼓、召唤着千万人的脚步,撩拨着父老乡亲的心弦,数百年来在潮汕平原上愈演愈烈,百看不腻。与其说英歌套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倒不如说其朴拙的傩文化氛围唤起人们心灵深处阳刚气质的共鸣。每当人们闭上眼睑,那一张张大花脸,一茬茬长胡子,一排排绑腿,一根根击棒,由要蛇人引路,风风火火地向着观众腾骋而来,构成了一幅“山呼海啸春潮涌,遍地英雄荡歌来”的浩瀚画卷,这是英歌舞给我的总印象。紧紧捕捉心灵深处的这个大感觉,把这积累多年的情感和冲动宣泄出来,这便是我创作版画《遍地英雄》的初衷。
    该画选用纸版拓印形式,意在借助纸版版块互相复盖所产生反差分明而又过渡丰富的特性,以期达到谱写这组英雄交响曲,充分表达其质朴粗犷的气质美和形式美的目的。在画面处理上,我经过反复推敲,作了十数遍的自我否定,摒弃了百人百态解剖准确的“因循”手法,终于找到了新的形式语言——用符号塑造形象。即以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版块作为节奏和韵律的载体,在把握控制住形体构图线的基础上,将所有的形态统一在一组组倾斜的块面上,形成从左下向右上进发的大动势。为强化画面的主旋律,我又从潮剧帮腔烘托气氛的传统程式中得到启发,采用叠印手法,有意识地让三个中心人物“刻板”地重复,从上下到前后左右四方连续式的重复,组织画面上方密密麻麻的大灰面,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升华,从而大大地强化了英雄遍地的视觉印象。尔后又把白底拓黑转为黑底拓金,给这些梁山好汉们赋以金黄色彩,让金碧辉煌的主人公置身于漆黑的夜幕之中,把画面纷纭复杂的一切用黑色压住,奠下气势磅礴浑厚沉雄的基调。为了进一步增强色彩节奏,我又特意在前排人物的脸部掠过一抹霞光,借以推开空间距离,并用纷纷扬扬的礼炮花点缀其间,力图给人们留下“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乐韵余音,这既丰富了色感,又使刚柔相济的节奏力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炼。
    版画《遍地英雄》有幸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并获省银奖,这对我来说,是鼓舞,也是鞭策。这幅版画,可以说是我数月间不断自我否定不断求索的创作实践中的小小心得的印记。我自知该画的制作尚较粗糙,有待继续提高。要真正领会“节奏力量”的内涵,还须加倍努力。
    (原载《广东群众文化》1995年第2期)

你是本文的第1092位读者
来 源: 《舞在潮阳》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