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这钟灵毓秀的沃土,竞放着千奇百丽的民间舞蹈艺术之花,各种风格的英歌舞你腾我跃,名副其实把潮阳这个“英歌之乡”装点得光彩耀人。置身于“英歌之乡’’的艺术氛围中,欣赏着铜钵盂英歌队应邀赴港表演前的一次精彩“演练”,我情不自禁地要如斯赞叹:舞苑又展—枝花!
    铜钵盂英歌,也属快板英歌,但却别具风格,令人耳目—‘新,演舞者运用的槌法,名曰“朝阳一枝花”,这美名堂的形成,自有其“妙理”在,原来,英歌队员双手分握的“英歌槌”,都不是“死槌”,而是“活槌”,“活”得能旋起槌花(俗称“纺槌花”),舞棒在手,凭藉五指的功夫,使本来粗笨的木质舞具,听任调遣地、巧妙地旋起“花”来,岂非奇而妙哉!并因握的不是“阴槌”,而是“阳槌”,因而显得更有力度,阳刚之气自然而然溢于“槌花”之中,这就使得“朝阳一枝花”具有蓬勃向上的气质。铜钵盂英歌还有一个别具风韵的特点,那就是:动起“舞”来,同手同足,即左手带左足,右手带右足。随着铿锵的锣鼓点,左右配合得体,动作施展奇特,有节奏地腾跃起舞,让人们从“奇特”中领略到“浑朴”。若再细细观察其同手同足是如何各展其能而又彼此配合默契,你就更觉得它妙在其中了:当握槌旋花的一手大幅度朝天扬舞时,同侧的一足则健猛地对地点踩,大有“蹬地有声”之慨,这种手与足形成近乎一百八十度的逆向而舞的动势,从其开阔感很强的“张力”中,我们不难体味到其舞蹈所展露的豪情雄风。也就是说,它这种看似“拙朴”的舞姿舞步,其实正是免却“轻飘”之弊而更能显示农民的壮实气质、散发泥土芬芳的关键所在,加上该队的参舞者都是血气方刚、精力充沛的“好汉”,因此,传送给观赏者的舞蹈气氛便倍加浓烈。
    “文似看山不喜平”之句,说的是写文章要有蓄势,要跌宕起伏,不宜平淡。我看:舞蹈也是如此,有疾有徐,有峰有谷,时而欲伸故曲,时而推向高潮,节奏多变化,更能出效果。在这一点上,铜钵盂英歌的锣鼓点,也是有其特色的。它根据舞蹈情绪的要求,结合舞蹈阵图的变化,有时密锣紧鼓,势若催军,连续敲打;有时以低衬高,着意蓄势,单点敲打,这种疏密有致、强弱适度的英歌锣鼓,为表述舞蹈基调、烘托舞蹈气氛,起到很好的作用。
    铜钵盂英歌队的舞蹈动作有本身的特点,舞蹈阵图也有自己的特色。它那行进式的“洗街”舞蹈,曰:“通天开路式”,形象的舞蹈语汇是“蜈蚣献珠”,进入表演区,各种舞蹈动作织成一个个阵图,可谓多姿多彩,变化无穷。如:以“龙虎展威”、“双龙竞腾”织成的通天阵;以“双龙游月”“猴鹤争辉”织成的圆月阵;以“宝马奋蹄”、“铁关隐虎”织成的蜈蚣阵;以“野虎文脚”、“打虎英姿”织成的万字阵和其他的朝发八字阵、畅飞蝴蝶阵、八卦螺旋阵等,都令你观阵开怀,一饱眼福。
    结束英歌前棚的表演,紧接的是英歌后棚的出现:伯公伯妈首先登场,老两口的诙谐表演,教你心畅颜开。轻松谐趣的表演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各展解数的武术竞技,单打、合槌、合手、彩槌……,一组组精彩表演,创造出威武豪雄、振奋人心的气氛,最后是单棍战双锏的《拍布马》节目,演得也有招有式。总之,英歌前棚和英歌后棚的珠联壁合、相映生辉,更显出这支舞蹈队其阵容的恢宏与严整。
    这里还必须提到的是;这支表演如此精熟的农民英歌队,教练员原来却都是不属“科班”出身的庄稼汉,他们那个由郭大强、郭大源、郭太豪、郭予森四位民间舞蹈爱好者组成的教练班子,以其多年各自经历的舞蹈实践和博观勤习的舞癖而掌握得英歌舞的要领,并将技艺热情地传授给队员,终使早在解放前就已初露锋芒、解放初期又活跃于群众之中、1979年重扬旗鼓、如今继展雄风的铜钵盂英歌更具艺术生命力。
    在“改革、开放”政策春风的薰陶下,潮阳英歌胜似百花园中那万紫千红的香花。铜钵盂英歌当属香花一朵。赏过这朵香花的人,定会对它充满信心。我在赞叹“舞苑又展一枝花”的同时,由衷祝愿这朵香花香飘香江,让花更香,江也更香!
    (原载1996.11.7《潮阳报》)

你是本文的第1256位读者
来 源: 《舞在潮阳》
作 者: 林升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