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步村 Chìbù Cūn 行政村。位于榕江一级支流德桥河中游北岸,隶属揭东县桂岭镇。人口2100。包括顶彭和下彭两个片村,村委会驻顶彭村。下彭片村创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起初形成村落时,彭姓居民在村寨四周筑起围墙,建有4个寨门,因而称为四门仔。传说明时,彭姓群众冒犯了官府,被官兵围剿,火烧四门仔,使村寨变成赤地一片。此劫过后,村民重建村寨。因村寨接近乘船下德桥河的路头,当地人称路头为“步”,又因为不忘这段火烧村寨成为赤地的历史,将村名改为赤步。顶彭片村则为霖田都张厝村彭姓居民于清道光六年(1826)所创,因位于赤步村的北侧,同为彭姓村落,遂称为顶彭,而赤步也因此多了一个别称:“下彭”。聚落呈块状分布,旧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新建筑多为混凝土钢筋结构楼房。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居民以外出做工和做生意者为多。县道X113线伯(旺)桂(东)公路穿过村境。 朱 虬
彭湃故居 Péngpài Gùjū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惠来县华湖镇美园村。建于民国初年,硬山顶建筑,面积约20平方米。原为农户于昭海家住房。1928年夏,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彭湃率领红二、四师转战大南山时,和妻子许玉磬住在于昭海家的西房。彭湃在这里发动群众,组织农会、赤卫队,并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起草文件,创作歌谣,至今流传下来的有“抗债歌”(1981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彭湃》文集)。彭湃离开此地后,故居东墙遭国民党军队烧毁,新中国成立后修复。屋内留下当年彭湃的睡床、办公用的小桌、书桌、石砚台以及盛装衣服、文件的竹囊、冲壶、从日本带来的裤子等。1976年交县博物馆收藏。朱 虬
彭氏宗祠 Péngshì Zōngcí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榕城区梅云街道厚洋村。坐北朝南,为灰、石、木结构,三进厅两天井庙堂式建筑,大门石匾阳刻“彭氏宗祠”,后厅堂横挂髹木质金字牌匾“报本堂”。宗祠两侧通巷套筑东西斋舍。始建于宋代,为北宋大理寺少卿、潮州知军彭延年的后裔所建,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彭延年为广东彭氏始祖,其后人今遍布广东、福建、台湾、香港等省区和南洋一带。揭阳彭氏宗祠成为彭氏群众连结海内外同宗的一条纽带。1994年,揭阳市政府将彭氏宗祠连同彭园和附近的彭延年墓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朱 虬
砂松村 Shāsōng Cūn 行政村。位于榕江一级支流北河市区东阳段东岸,隶属东阳街道。人口1600。东阳街道办事处驻地。明代始有村寨,初为彭、郑、李三姓聚居,后郑、李他迁,唯存彭姓。彭姓祖籍丰顺。村落位于砂母岭之西,村旁有古松数棵,并有曲径通黄岐山,故名曲砂松。因方言“松柏”称“神柏”,且谐音常将“砂”误称“脚”,故又有俗称“曲脚神”。1956年后称今名。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三合土瓦木结构平房和新建四层楼住宅。居民以从事手工加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市区马牙北路经过村境西侧。朱 虬
五云洞 Wǔyúndòng 聚落地名。位于榕江一级支流五云河注入干流南河处,隶属揭西县五云镇,包括赤告、梅江、平岭、古陂、龙岗、罗落、京埔、下洞、富厚、硁下、郑塘、流坪等村,人口3.5万。相传此处古代有5个仙洞,故名。明洪武年间(1368~1398),梅州彭氏一支迁到这里定居,形成今五云彭氏。明、清时期,五云洞作为陆丰县吉康都辖下的基层组织,或以五云洞为名,或简作五云村,民国时期,称五云乡,为县辖区的基层组织。1958年9月27日建立五云公社,自此开始成为县辖下的行政区域,并历经区、镇等建制。虽然五云洞已经演化为镇一级政区名称并简为五云,但五云洞仍成为迁居外地彭姓群众的氏族聚居符号,我国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地区一些彭姓乡亲仍称自己的祖先来自广东五云洞。朱 虬
|
你是本文的第1508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8-10-09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