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喜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原出自一位杨姓学者之口。这人名叫杨震,是东汉时代人物,很有学问,专研孔孟之学,为人也很正派,人称他“关东夫子”。杨震曾任东莱太守,道经昌邑县时,县令王密去谒见他。两人长谈至深夜,王密从怀中取出10斤金送给杨震。杨震拒绝接受,王密说:“不怕,暮夜无人知晓。”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
    这杨震确实是廉政的典型,他拒绝受贿,正气凛然。“君子不可以欺暗室”的古训和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
    到了南宋,杨氏家族又出了一个杰出人物,这就是杨时,人称“龟山先生”。
    杨时本来已考中进士,却不愿做官,专喜研究学问。他仰慕著名理学家、宋代程朱学派创始人之一程颐的学问和人品,大老远从家乡(杨时是福建将乐人)跑到湖南程颐那里求教。当时程颐年岁已老,只讲学,不收弟子。杨时为了做程颐的入室弟子,数次登门求师不得。一次,隆冬大雪,程颐正在午睡。杨时不敢进去打扰,一直站在门外等候,任大雪纷纷飘淋,满身皆白。雪落到地上,双脚也埋进雪里。到程颐醒来时,杨时脚下已积雪盈尺。程颐为杨时的求知好学精神所感动,破例收他为弟子。杨时终于也成为大学问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门下学生多达1000余人,不少成为有名的学者,也是有影响力的人物。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便是其学生李侗的弟子。朱熹后来成为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世人乃并称“程朱”。
    杨震以清廉自律而闻名,杨时以尊师好学而传为佳话。“程门立雪”的典故是整个杨姓人家的光荣,杨姓人就拿这个典故作自己的堂号。我们可以见到,以前潮汕杨氏的祠堂里,挂的匾额不是“四知堂”就是“立雪堂”,甚至杨姓人取名也常常跟这两个典故挂上了钩。如当代潮汕书法家杨锴的祖父,潮汕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孔学宣传者就叫杨雪立(其人非本籍潮汕人,是清末民初由浙江入潮
    “四知”与“立雪”是堂号,杨姓的郡望是弘农(今陕四省南部一带)。这个系出姬姓的姓氏,因地而得姓。周文王封自已的儿子伯侨为杨侯,建立杨国。    
    杨国原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一带。国灭之后,其子孙迁到华阴(陕西南部)一带居住。汉、唐时置弘农郡。弘农是杨氏的第二个发祥地,也是主要居住地。因此,杨姓人喜欢自称“弘农杨氏”。
    杨氏于西晋末年进入福建避难,现在是福建的主要姓氏之一。潮汕杨氏是杨时的后代,宋时自福建迁入,起初创居于海阳县龙溪都(今之庵埠镇)。据《庵埠杨氏族谱》记载:“祖自宋时创居于此。”“先祖博士公其初来自于闽,创居揭邑溪都。开孟仲两宗,孙枝蕃衍……先后迁居潮阳、海阳、澄海、揭阳、惠来等县。杨钟岳、杨昌时、杨鲁均是其后代。
    潮汕有另一支杨氏,乃是由客属杨氏演变而来。据戴耀的《杨氏家谱序》记载,杨氏唐末入闽后定居漳州,于宋末的《杨氏家谱序》记载,杨氏唐末入闽后定居漳州,于宋末再移居大埔百侯。至明代,贡生杨一廉移居海阳东津,遂由客属杨氏同化为潮属杨氏,这一支也同样是世代书香,是为海阳望族,与定居海阳仙乐的杨昌时、杨钟岳一派互为伯仲。仅被翁辉东收录入《潮州世家略表》者即有7入。

你是本文的第1693位读者
来 源: 《潮汕俗文化丛书》
作 者: admin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