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有246姓,一半直接来自福建,最早来潮的是晋代,1O万人以上的姓6个,最多的是陈(27万多)、郑(22万多)。
    潮阳各姓均来自中原或由中原各地入闽之后再转徙入潮。在母系氏族社会,姓为族的符号。姓的起源,一是按女姓氏祖受孕的原因而得姓;二是按女姓氏祖生育地点而得姓。到了男系氏族社会,由姓派生的氏作为区别贵贱的标志,在分封、世袭等命氏中不断扩大氏的数量。
    追溯潮阳各姓有关的命氏,最多是产生于周朝的宗法封建制,其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相应的封地有“国、邑、关、乡、亭”之分。潮阳姓氏以封国名为氏的有:陈、郑、黄、蔡、曹、赵、许、朱、鲁、区、滕、吴、魏、韩、何、郭、霍、于、蒋、茅、贾、胡、巴、温、齐、宋、田、娄、倪、纪、邓、梁、薛、萧、扈、顾、阮、成、沈、曾、徐、罗、谷、舒、黎、章、向、葛、谭、戴、韦、邹、江、辛、谢、吕等。以采邑为氏的有刘、冯、白、崔、卢、鲍、费、范等,,以关为氏的有苏、毛、甘、樊、尹等。以乡为氏的有陆、郝等。以亭为氏的有欧阳等。没有封地以所居地名命氏的如城、池、涂、关等。以先人之姓或名字命氏的为住、漆、林、方、施、游、孔、颜、董、袁、金、汤、龙、苟、皮等。以排行为氏的如孟、季、丁等。以官爵与谥号为氏的如李、张、史、帅、钱、宗、王、侯、穆、康、文、简等。以职业技艺为氏的如屠、巫、陶、甄、车等。
    战国以后姓氏合一,由于命氏为姓以及历朝避讳、避祸、避事而改姓以及皇帝赐姓等,不断扩大姓的数量,汉代有姓130多人,至明代已达4567个。在庞大的中华姓氏队伍中,潮阳1964年有179个姓,去年调查已有246个。各姓入潮开基人370人,其入潮祖籍地分别为:福建185个占一半(其中莆田占三成多),由本省邻县转徙入潮141个,其先祖也大多来自福建,此外河北7个、河南8个,江西、山西、江苏各4个,广西3个,浙江、湖南、台湾、北京各2个,四川、甘肃、辽宁、山东、安徽、湖北各1个。按入潮朝代分,则晋室南渡由中原直接入潮的3个,唐代由闽入潮4个,宋代89个,元代49个,明代157个,清代43个,民国4个。此外1949年后有外地人入潮工作、务工、经商的,特别是1978年之后随文化交流和人事制度改革,潮阳新增了20多个姓。而历史上潮阳一些姓氏如留、濮、夏侯、司马等,由于战乱、逃荒等原因今已没有了。
    各姓人口在1万人以上者35个,10万人以上6个,最多陈姓274416人,次为郑姓227744人。姓氏最多地区为市区文光街道达186个姓,次为城南街道110个姓,再次海门镇101个姓。一姓人口聚居地(镇、街道)为金浦郑6万多人,和平马4万多人,两英陈3.9万多人,沙陇郑3.8万多人,谷饶张3.8万多人,贵屿南阳郭3,5万多人,井都郑3.2万多人,关埠黄3.1万人等。
    姓氏经历漫长历史,随着社会进步,男女平等等观念逐渐取替旧传统,姓氏也随社会发展而变革。我国法律已赋予公民可以从父姓也可从母姓;姓作为个人的符号,可以随自己意愿命姓。对此潮阳已有不少先行者,如解放前因开展革命工作而改姓名者:朱良(原中联部部长,原姓名周志敏),陶涛(原化工部副部长,原姓名萧如琴),林守宗(抗日时揭阳县特派员,原姓名张鸿飞)。潮阳旅居国外乡亲,不少改用所在国姓名者,如泰国早年侨领郑子彬的泰姓名为子彬·郑差派文,其子郑午楼为乌通·郑差派文,陈弼臣改臣·梭蓬怕匿等。
    我国封建社会有会宗,大姓欺压、吞并小姓等封建宗派邪风,清咸丰至民国时期尤盛,严重加剧社会动荡,破坏经济发展。另外还有类似郭祟韬冒拜郭子仪为祖的笑语,现实仍时有所见,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总之,姓氏只是一个人的符号而已。

你是本文的第901位读者
来 源: 《潮汕百家姓》
作 者: 张维明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