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全国第54位大姓,约500万人;潮汕人口超2万,分布
潮安、湘桥、普宁、惠来、澄海、汕头、潮阳等地 戴姓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姬姓。周武王同姓有诸侯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春秋时被郑国吞并,其后人以国名为氏,称戴氏。二是源自子姓。周武王灭商时,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自缚衔璧,让族人抬着棺材,向周军乞降。武王入城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为商后,不久武庚叛乱,微子启没有参加叛乱活动,受到周公旦的重用,始封于宋国(今河南商丘)。到春秋末,宋戴公死后,其子孙以国君谥号戴为氏,亦称戴氏。三是外族改姓。汉明帝时有燕、殷姓改为戴姓。清朝时满洲八旗戴佳氏、达尔充阿氏全改姓戴。瑶、回、蒙古、土家、锡伯、台湾土著等民族都有戴姓。郡望:谯郡、广陵、清河。 戴姓在宋代列为第107位大姓;当今列为全国第54位,占总人口0.39%,约500万人。历史上杰出人物很多,战国时有宋人戴不胜;汉代有经学家戴德、戴盛,叔侄俩注释《礼记》而传世,东汉光武帝有心腹之臣戴凭;东晋有辅佐元帝的戴渊;唐代有为李世民谋划发展经济的戴胄,画家戴蒿;宋代有诗人戴复古;元代有身隐名臣戴良;清代有史学家戴名世、《四库全书》篡修、哲学家戴震,集诗书画一身的戴熙,真可谓奇才荟萃。 发源河南播迁闽粤 戴姓发源于河南,后裔播迁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唐代以后进入福建、广东、台湾。唐初,高宗总章2年(669)闽南、粤东一带“蛮獠啸乱”,朝廷命陈政兄弟及其子陈元光率军入闽平叛。戴君胄父子,从河南固始随陈元光入闽,裔孙再播衍到岭南、台湾等地。 至五代十国时期,福建戴氏为避战乱,一支人马迁入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北宋末年,一支戴氏族人沿韩江而下,定居海阳县归湖溪口村(今潮安归湖镇)开创基地。南宋末,其裔孙有一部分移居海阳县上坑村(今澄海上华镇)。到明代,归湖溪口有一支派向沿海迁移,定居于今澄海莲下镇窖西村。清末民初,窖西的戴氏后裔往汕头经商,定居繁衍。 海门“将军石” 戴彦道,潮阳人,何时入潮无载。他因明朝开国有功,被封为武节将军,逝世后于明洪武6年(1373)葬海门城北。海门镇内娘宫旁保存有将军巨石,刻“武节将军戴彦道山母石”。莲花峰望夫石旁大石有冯柳溪题刻藏名诗:“风从何处来,坡公不取采,钟南最适体,戴之千万载”,是记述戴彦道之裔戴坡的事迹,当地人亦称“将军石”。戴彦道裔孙分布海门、棉城、沙陇及惠来溪东、普宁马栅等地。 潮汕戴姓人口约2万多人。其中金平、龙湖、濠江区约1500人;潮阳区约800人,分布棉城、海门;潮南区约400人,分布沙陇镇大布洋、葫芦管理区;澄海区约2000人,分布莲下、上华等镇;南澳约800人,分布后宅、云澳等镇;惠来约1200人,分布惠城、葵潭等镇;普宁约5000人,分布流沙、占陇、广太等镇;潮州湘桥区约1500人;潮安约8000多人,分布归湖、枫溪等镇;揭阳榕城区及饶平黄冈、井洲有散居。周边地区梅县、五华有人口众多的戴氏聚居地。 戴希文执教韩山书院 戴氏入潮800多年,人才不乏。 戴昌、字希文、号野民,海阳(今潮安)人。元至正年间隐士。至正26年(1366)王翰出任潮州路总管,他一到任,当月即重建毁于兵乱的韩山书院,将韩祠及书院从孔庙中分出,迁至大隐庙旧址重建。请“博通书史、不乐仕进”的名士戴希文担任卅学教授,掌韩山书院教席。他善于诗词,著有《航录》传世。陆秀夫后裔、明代海阳诗人陆大策《怀戴野民先生》诗中:“宇宙流芳垂竹帛,古情高调是谁欤?”“凭谁他日修遗史,合与渊明一例书”,对他的道德文章给予很高的评价。(参见《潮州诗萃》2001年汕头大学出版社) 戴平万才华横溢 戴平万,原名戴均(1903-1945),潮安县归湖溪口人。1924年加入中共,后被党组织派往泰国开展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回上海从事左翼文艺活动。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潮汕时,他在上海得知消息,即刻乘船回潮,准备参加武装斗争。抵达潮汕,部队已撤离。随后到海陆丰根据地参加农民运动。后经香港再到上海,同蒋光慈、钱杏屯阝、杜国庠、洪灵菲等一起出版《太阳》月刊、创办《我们》月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极其艰险的条件下,留在上海坚持斗争,为当时上海文学界中共党组织的负责人之一。从事《新中国文艺丛刊》、《文艺新闻》的编辑工作,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40年冬,奉命从上海到苏北根据地,从事党的新闻和教育工作,1945年初在根据地逝世。他才华横溢,短篇小说繁多,出版有小说集《苦菜》行世,是现代潮汕著名文学家之一。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