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最小的姓只有一户一人,隗姓便是最小的姓之一。隗姓虽只有一人,但在汕头文化界却颇负盛名。他就是汕头大学教授隗芾。
    隗芾教授近年从《隗眼看潮汕》的角度,相继出版了一组反映潮汕传统文化通俗丛书,提出了《潮汕四十怪》,有些文章还见诸报端,给一些“只缘身在此山中”见怪不怪的潮汕人揭开新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但真接或间接认识隗芾的潮汕人,却反过来觉得隗芾教授也有不少带着怪味令人难忘的故事。
    “隗府”和“卫逵费夫”
    隗(音卫、逵、归)姓在潮汕极罕见,在全国也是小姓。据《辞海》释:隗除姓外又是古国名,故址在今湖北秭归东面,公元前634年为楚国所灭。芾(音费、夫)小貌,是树木的小枝叶。隗芾,在潮语也有两个读音:“归费”或“委忽”,与普通话差别不大。所以,在一些会议上,即使与隗芾教授多次见面的人,经介绍之后名字老是讲不清记不牢。一些喜欢开玩笑的朋友干脆给他起个绰号“鬼府”,说这样还较好记。而隗芾教授对他的名字难记难读似乎也有同感,还接上朋友的话头,幽默地补充了一桩亲身经历的趣事:
    1990年,隗芾到新加坡参加一个研究汉学的学术会议。到会的除中国和东南亚等有关国家的华人学者外,也邀请日本的汉学家参加。当隗芾到会向秘书处领取文件时却扑了空。一查,才知道被日本一位名字与隗芾雷同的汉学家误领了。因为隗芾两字中文都有两读音,直译成英语便是“WEIKm FEIFU(卫逵费夫)”。这本来是一件极小的插曲,但会议有关人员却因自己工作的疏忽而郑重地向隗芾教授道歉,而隗芾并不介意,却称赞他们办事实在认真。
    姓源来自正白旗
    其实,在汕头大学的学术殿堂里,学识渊博隗芾教授自身也曾为“隗”所困惑。为寻找家族得姓的源头,他在本族家谱失传的困难情况下,多方搜集、查证,校正得到的资料,编理出隗氏家族的简单图表。从这简表中,可上溯到隗氏10代以上的祖先是满族正白旗,祖籍是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红石砬子村;上溯到康熙、了顷治、皇太极和清太祖努尔哈赤。明万历11年(1583年),努尔哈赤用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逐步统一东北女真各部落,建立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等八旗制度。正黄旗、正白旗的地位最高,许多侍卫皇室的亲军都在这里挑选;正白旗后来有不少成为世袭的贵族。现在,从努尔哈赤的画像上,仍可以—见到他明显隆起的鼻梁骨。这个特色基因代代相传,隗芾是正白旗第十代也不例外。但隗氏得姓不过100多年,是第七代即隗芾的曾祖父隗得贵才开始冠上隗姓。
    伏枥志千里
    生于1938年的隗芾今年已 65岁。退休之后,隗芾从海洋文化角度研究潮汕传统文化,并致力于潮汕文化的普及工作。他夜以继日地默默耕耘,终于在短短数年中出了《潮人与海》、《潮人与神》、《潮人与市场》和《潮汕导游》等一守比新硕果。他主编120万字的《中国名胜典故》一版再版,1万4千多册销售一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编写《中国名胜掌故大典》,奔走全国,组稿改稿,眼底出血,视力下降,仍手执放大镜,一字一句地审改近 200万字的原稿,为辞书的顺利出版付出巨大的心血,这不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永不言歇精神的写照么!

你是本文的第125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旅游故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