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后裔桐叶封弟

    唐氏列全国第26位大姓,约850万人;在潮汕近3万人,散居山区沿海

    源自尧帝后裔

    唐姓是古老的姓氏。《辞海》载:“唐尧之后,见姓源。又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后以为氏”。(1)源自祁姓。尧帝,陶唐氏,史称唐尧,祁姓。舜继位,封尧子丹朱为唐侯,封地在今山西翼城西。西周初(前1106年)唐侯叛乱,被周所灭,成王更封丹朱裔孙刘累子孙为唐侯,封地在今河南鲁山县,其后代姓唐。(2)出自姬姓。周公讨灭晋唐,年幼的成王正与弟叔虞玩游戏,成王拿一片桐叶给弟弟说:“封给你啦!”在旁的史官请成王择日封地。成王说:“我与弟游戏呀!”史官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于是成王将唐国旧地封给叔虞,即“桐叶封弟”的故事。前505年唐被楚灭,子孙以国为姓唐。(3)来自外族改姓。汉朝的南蛮,三国时的羌人,元朝西域人的唐姓,清满洲八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与汉族长期混居同化,成为唐姓组成部分之一。唐姓郡望晋昌郡(今西安市东南)。宋代列为第44位,约37万人;当代列为全国第26位大姓,占总人口0.65%,约850万人。

    先秦时期,唐姓主要在晋陕冀豫等地,秦汉进入鲁苏赣皖川粤地区,晋朝播迁甘浙。唐朝有河南固始唐姓将校随陈元光入闽;宋代有晋昌唐氏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广东潮阳、大埔、梅州及广西。

    宋明陆续入潮散居滨海山区

    据《澄海县地名志》载:唐氏聚族而居仙门村(今溪南镇),宋绍熙年间(1190~1194)福建莆田人南移至此建村。而塘陇村的唐姓人,则在南宋宝庆元年(1225)由仙门村人唐庆云移居至此。

    另据《潮阳姓氏丛谈》载:潮阳于明成化七年(1471)已有举人唐晶。今被尊为潮阳唐姓开基祖唐广涛,于明万历八年(1580)由惠来县孔美乡迁创潮阳黄陇都莲塘唐族,裔分石米岐田中仔村(今峡山镇练南)等地。

    潮汕唐姓人口,据不完全资料统计近3万人。其中金平、龙湖(含外砂)、濠江区约3000人;潮阳区100多人;潮南区2800多人,大部分在峡山;澄海约4000多人,居于溪南、东里等镇;南澳县城有数户散居;揭阳榕城区约400人;揭东100多人,散居于锡场、曲溪;揭西约50人,散居棉湖、河婆等。饶平约5000多人,分布黄冈、大埕、所城、新圩柘林等镇。惠来约1万人。潮州湘桥区、潮安等地也有唐姓聚居。

    唐伯元一生刚正严明史留芳唐大典未赴开国大典成憾事

    唐伯元(1541~1598),原澄海县苏湾都仙门里(今溪南镇)人。明代进士,历任万年、泰和知县,为官清廉,广施仁政,两县为他立生祠。万历八年调任南京户部主事,升郎中。因反对王守仁新理学,被贬海州判官。后回京任礼部主事,升尚宝司丞。由吏部尚书推荐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协助吏部尚书掌管官吏的选拔、定级、提升、调动等要职。当时,吏部尚书孙丕扬清廉公正,唐伯元也刚正无私,百官不敢靠私人关系来谋职,一时成佳话。任满,本可升任太常少卿,但他上疏请求罢官回乡。两年后皇帝下诏任用时,他已去世。伯元回乡后在潮州城西小西湖上筑醉经楼,过清贫生活,为岭海人士敬重。他爱好广泛,著作诸多。编有《醉经楼集》6卷,辑注《二程语录篡》等。饶宗颐《潮州先贤像传》赞他:平生清苦淡泊,为岭海士大夫仪表。

    唐大典(1886~1962),饶平县东界人。12岁随母到泰国谋生。初与人合伙经营米业,四年无成。后经营染坊、纱布业。1962年首创泰国鱼露业,泰国七世皇后曾慕名参观工厂,盛赞其创业精神。他热心泰国公益事业,获泰国嘉奖纪念章多枚。1948年6月,他把捐资兴建的大庵堂借给广州办学。1958年带头捐资兴建饶平华侨中学。还捐资修建家乡上东大桥及饮水卫生设备。他在泰国和家乡都享有盛誉。《潮汕百科全书》载,新中国成立前夕,“曾被列为邀请参加开国大典的泰国侨领之一,因故未能成行。”于他本人和潮汕人民都成一件憾事。

你是本文的第1593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4-2-27
作 者: 庄敬忠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