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形容人比较粗野、不懂礼数,潮汕话讲:“个物生黎熟黎,你勿佮伊计较(那家伙比较粗野,你甭跟他计较)。”有人把“生黎熟黎”写成“生犁熟犁”,因为“黎”字读
,与“犁”字同音也。 ,乃是其白读音,其文读音大家都懂:读 (离),如“黎明”“黎庶”等。在“黎族”一词中,则文读有之,白读也有之。“生黎熟黎”中读 (犁),是保留了白读音,应该是较早期的读音层次。原来应该是对南方某些土著居民不太尊敬的称谓,并非一定指黎族。 韵母的文白异读规律。如:齐,在“齐备”“见贤思齐”等词中文读为 (荠);但白读为 (截5)。“撮人到齐抑未(人都到齐了吗)”中的“齐”就得读 。在“整齐”一词中,“齐”字则可文可白。 ,如“体育”“体质”等词;但白读为 (钗2),不少老年的发音人会把“身体”一词中的“体”读此音。 (翅),“更替”等词读此音;白读为 (钗3),如:“我唔闲,你替我去一下(我正忙着,你替我去一下)。” “替换”“替身”等词中的“替”,则也可文可白。 ,如“抵抗”“相抵”等词;但白读为 (底),“抵神煞”(抵挡凶神恶煞、辟邪)、“抵风水”(旧式潮派建筑的屏风就是“抵风水”用的)、打乒乓球一挡一挡的动作也叫做“抵”。 (堤2),如“到底”“山底下”等;但它还有一个文读音 (抵),“底里”(隐私、内幕)、“底止”(到头,结束)等。 (犁2),“周礼”“礼记”“送礼”等词读此音;文读音为 (李),在“礼貌”“敬礼”“礼数”等词中均可文可白。 (尼),“泥巴” “芋泥”等;有一些字则只有白读音,如“洗”,音 (细2),如“洗浴”(洗澡)、“洗衫”(洗衣服)等。 (啼),属文读音;“堤”读 (蹄1)、“题”读 (蹄),属于白读音。 (希),从“奚”得声的“蹊”读 (欺),属于文读音;但“溪”(谿)读 、“鷄(鸡)”读 (计1)、“螇”(生腌的小鱼小虾)读 等从“奚”得声的字都读 韵母,则属于白读音。 ,从“帝”得声的“啼” 都是 (题),则属于白读。 (丝),“买东西”、“坏东西”等读此音;从“西”得声的“栖”读 (妻),也属于文读。但同样从“西”得声的“粞”(稻米磨成的粉末儿)字读 (次鞋切3),如“秫米粞”(糯米面儿)、“粿粞”(做粿的米面儿)、“粞箶”(盛米面儿的竹器。东西堆得乱七八糟,形容为“荋过粞箶”)等。 、白读 韵母的对应规律。如: ,“介绍” “中介”等读此音;从“介”得声的“阶”字读 ,“芥”读 也属于文读。但从“介”得声的“疥”读 (计),如“生痜生疥”(身上长疥疮)。界,大家都知道读 (盖),“世界” “地界”“国界”等读此音,是文读音;但白读为 (计),骂人丢人现眼为 “泄世界”;澄海有“南界村”;从“界”得声的“堺”,在“垢堺”(人身上的污垢)一词中都读此白读音。 (埃),“挨打” “紧挨着”等词读此音;但在“挨砻”(推一种碾米的工具)、“挨米”等词中读 (鞋1)。潮汕童谣唱道:“挨砻挨啲嘟,舂米娶新妇。”又:“挨啊挨,挨米来饲鸡。”“挨米”“挨砻”是同义词,用碾米的工具——砻给稻谷脱壳。脱壳后再用石臼舂之,则叫“舂米”。此外,还有“挨倚”(倚靠,“倚” 我)、“挨尸倚老”(慢吞吞,消磨时光)等词中的“挨”也读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