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口语中有许多倒装词语:“客人”叫“人客”,“热闹”叫“闹热”,“彩头”叫“头彩”,“饮醉酒”称“食酒醉”,“纸钱”叫“钱纸”,“牯牛”叫“牛牯”,“母鸡”叫“鸡母”,“生鱼”叫“鱼生”,“台风”叫“风台”,“面汤”叫“汤面”,“盒饭”叫“饭盒”,“钓弓”叫“弓钓”,“拖鞋”叫“鞋拖”,“落力”叫“力落”, “日历”叫“历日”,古意盎然,古风十足。
    古汉语存活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中,因语法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现代人就称古汉语的一些句式是倒装句,而潮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保存大量古典词汇,故潮语口语中俯拾皆是倒装词汇不足为奇,这恰恰是原味原汁的古汉语。同理,一些口语词汇倒装在广州白话中出现的频率也相当高,如广州人说“你行先”,“我饮唑呢杯茶先”等句都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式。
    “客人”叫“人客”,自古有,唐白居易在《池上即事》中吟:“家酝瓶空人客绝,今宵争奈月明何。”南宋陆游在《幽栖》中唱:“幽栖少人客,积病得衰残。”
    “热闹”叫“闹热”,出现在白居易的杂言诗《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中:“红尘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白居易的诗语言质朴平易,口语化明显,唐代口语为潮语所传承是很自然的事。
    潮人凡与吃有关的动作都可以叫“食”,故“饮醉酒”也称“食酒醉”。从唐诗人李贺的诗“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来看,“食酒醉”是有渊源的。
    “彩头”叫“头彩”。这两个词在潮语口语中几乎平均使用,“彩头”指“吉利、好运气的预兆”,古时比赛优胜的奖品也叫做“彩头”。如《红楼梦》第十七回:“人人都说你编那些诗比众人都强,今儿得了彩头,该赏我们了。”“头彩”,乃指乡试会试第一名。如清《廿载繁华梦》第六回:“先和主试官讲妥账目,求他取中某名某姓,使闱姓得了头彩。”这两个词都与好运、优胜有关,即使字眼置换使用,潮人都习以为常。
    潮语倒装词汇,产生原因不一。除传承古人表述习惯外,与语言的音韵、潮方言俚语约定俗成的叫法也有关系。其实,“牛牯”“鸡母”在我国经典文献及各种文学作品中极少看到,可能只是潮地独有。潮人“拖鞋”叫“鞋拖”,但为何“皮鞋”却不叫“鞋皮”,实在无解!但这些与现代词序倒置的倒装词,恰恰是合于古汉语的原生态。这些倒装词汇是潮人一脉相承的文化胎记。    

你是本文的第60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9、2
作 者: 陈群歆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