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折射的文化特征 文化习俗 图1张

    潮汕方言作为潮汕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已然成为文化认同的标志。今天将从潮汕方言角度入手,谈谈方言中折射的文化特征。
    传承性
    潮汕话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曾说过“汕头话是现今中国方言中最古远,最特殊的。”许多人称赞潮汕人说话很雅,其实我认为这也和潮汕方言有关。
    潮汕方言至今仍保存着古音以及古文言文的用语习惯。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走”称为“跑”,“跑”称为“走”,“乞丐”叫做“乞食”,“夜晚”叫做“冥”……诸如此类的表述,实在数不胜数。
    根据李新魁先生在《潮音证古》中的研究,在潮汕方言形成的四个阶段的语音系统中,主流是汉魏时期的读音,在潮汕方言的词汇系统中,汉魏时期的用语保留的也最多,例如,我们将睡觉的床叫做“眠床”,而这一用法在南北朝时已可以见到,南朝《冥通纪》有言,持之南行,取己所住户十二步,乃置于眠床按上。
    而这种传承,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潮汕方言相对于中原大地语言变化发展的“滞后”。而这种“滞后”,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潮汕文化发源于珠江流域,距离如今多数人所认同的中国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着实甚远。潮汕人心中本就有着一种“山高皇帝远”的独立心态,加之潮汕位于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而古代交通技术有限,更不便于潮汕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进行交流。长期以来被称为“蛮夷之地”,“化外之区”。也正是因为这种“相对封闭性”,才使得潮汕文化能较长久地保持地方的特色。
    包容性
    历史上,潮汕地区因政治中心较远,政治上的动荡对潮汕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小,总体氛围较为稳定。因此,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就会有一些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了潮汕地区。例如历史上“永康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就是三个典型时期——大规模的中原人民南迁到潮汕地区避难。
    而这些来到潮汕地区的中原人,带来了中原地区的语言习惯,生活习俗,与潮汕本土文化进行直接的碰撞和交流。还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促成了潮汕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那就是大批来到潮汕的文人志士,例如韩愈,常衮,杨万里,周敦颐等等,他们有的是遭受贬谪而来此“蛮夷之地”,有的则是被任命为“封疆大臣”管理潮汕地区,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他们来到潮汕地区之后,都大力传播中原的语言,文化,对语言文化的交流以及潮汕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尤其是在唐代以后,中原的文化在潮汕地区广为传播,潮汕许多居民成了接受和掌握中原文化的学者,经由科举而入朝做官者甚众。这说明了唐宋以后中原的华夏文化已被潮汕文化所吸收。
    在潮汕的方言中,至今也仍然保留许多唐宋时期的用法,譬如潮汕话中将“生意”称作“生理”,而这早在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一诗中就有“陋邦真可老,生理亦粗足。”这便可见潮汕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个特殊的群体——潮商。沿海的地理环境,便利了潮商的发展,自宋,元年间,便开始有潮汕人移居海外,而到了清朝中期,许多潮汕人便搭着“红头船”到东南亚等地谋生,开始了潮汕人民海外移民的第一个高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外国的语言就通过这些外出的潮汕商人传入潮汕地区,在现今潮汕的语言体系中,就有不少的词语来自马来语等外语的音译。例如,我们将“喜欢”叫做“舒噶”,“行李”叫为“甲毕”,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潮汕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这样一种多元聚合的文化,其包容性自然不言而喻。
    海洋性
    纵观潮汕方言,其中有不少词语或俗语与海洋密切相关。潮汕地区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有相当规模的外贸活动;而进入明代之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商贸更为发达。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环境本就有相对剧烈的矛盾,加之潮汕地区的土壤为贫瘠的红壤,收成难以有大规模的提升,这样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下,培养了潮汕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同时也为潮汕人靠海而生提供了客观的必要性。譬如潮汕话中厉害称作“浪险”,其实正真实地反映出潮汕人的生活方式:潮汕人以海为业,一旦海上风浪大,便无法出海捕鱼,生活可能因此陷入窘境,因此海浪险恶就变成最厉害的事情了。
    在潮汕俗语中还可以看见潮汕先民智慧的结晶。“六月鲫鱼存支刺”(形容六月的鲫鱼太瘦不好吃,此时不该捕抓鲫鱼),“六月薄壳假大头”(指的是六月的薄壳肥美,大小可以和大头相媲美),这些俗语都显示出先民的智慧,同时也反映出潮汕地区浓郁的海洋性特征。
    潮人祖祖辈辈不论在怎么样的艰难险阻之下,依然如故的走出海洋、走向世界,潮人在发扬自身文化优点的同时,也较为注重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从而使自己的文化得到补充和升华,形成了潮汕文化强大的兼容能力等特点。
    所有的这些文化特征,都与潮人的迁徙、奋争,创业、融合、开放创新的历程融成一体,并通过潮汕方言折射出来,融入到潮汕人民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去。我想这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璀璨的一个印证。

你是本文的第55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6、4、12
作 者: 彭欣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