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辉东《潮汕方言·释食》:“俗重祭祀,妇女多制馃(同粿)品,中裹荳米调饵,曰馃馅。”把馃、粿混同,其说欠周密。虽然,馃、粿音同(一样是汉音guǔ,潮音guê)义近,但不宜划上等号。 “馃”,《玉篇·食部》:“馃,饼子也。”《集韵·果韵》:“馃,饼也。”《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总之,饼指各式饼食,是用面粉制成的食品,品种繁杂,名称也多。潮人多吃米制品,少用是词;但也有例外。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手提一篮子香油馃子,在道上叫卖。”馃子,是一种油炸的面制食品,普通话称油条,潮语称油炸馃。 《辞源》《辞海》未收“粿”字。《玉篇·米部》:“粿,净米。”净米是去壳的稻米,取裸义,是为粿,不同于饼食的馃。后来,南人因生活生产环境与北地迥异,多吃稻米及其制品,粿也用以指称米制品。《篇海类编·食货类·米部》:“粿,米食。”《本草纲目·草部·醉鱼草》:“痰饮成齁,遇寒便发,取花研末,和米粉作粿,炙热食之,即效。”南方米制品处处可见,直呼为“粿”的不多,客家人称之为“粄”,各地有称为“粉”的,以及各种不同名称,惟潮汕人多称之为粿,即潮式米糕。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