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年前,古吧的朋友余流先生在搜集潮汕俗语故事,拟编《潮汕熟语俗典》,古吧把将其知道的“有钱买蠓烟,无钱买蠓帐”的故事友情转让给他,谁知余先生不接受,他说:“这句俗语我知道,但不知道其典源。你提供的典源我认为不实。这句俗语我认为清代就应该有了。”古吧对余先生的话表示质疑:“清代有蠓烟吗?在潮汕,寻常百姓家买蠓烟应该是1960年以后。此前大多是用艾草、鳝鱼骨来焚烧驱蠓的。”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争论就撂置着。遗憾的是,天妒英才,1996年9月,年刚及古稀的余流先生便作古西归,我们的这个争论话题便永远没有结果。今日忽然忆起余流先生,自然也想到这桩事,认为抖出来请教诸读者何尝不可。
蠓,潮音读mang2(与“莽”同音),蚊子,古称蠛蠓(灭莽),把蚊子称为“蠓”,是古语言在潮语中的遗存。这俗语的典故是: 1969年夏天某日,下乡饶平县某山村务农的汕头知青某甲忽然接到家中发来的加急电报:父亲病危,即归。归心似箭的某甲在大队革委会领取到回汕通行证明,却无法在生产队预支到几块钱来作路资,四处告借都借不到,情急之下,趁夜天气凉爽步行几十里路到达县城黄冈镇。太阳升起来,天气炎热,走不动了。从黄冈镇到汕头市的车资虽然虽只有一元五角钱,但难倒了身无分文的某甲。某甲思前想后,计上心来:从随身带的军绿色挎包里掏出几张空白信笺,裁成大小划一的20小张,折成三角小纸包,里外都写上字,外面写的字是“神奇蠓烟 用时才可拆视 每包一角”。某甲就在黄冈长途汽车站逃过市管的视线兜售他的“神奇蠓烟”,不多久,20包“神奇蠓烟”竟然抛售一空。某甲取得车资,购了车票,赶紧回汕当孝子,不表。且说诚实得十分可爱的那些买了“神奇蠓烟”的农民,当晚抱着探奇的心情拆开三角小纸包,不见什么东东,只见里面写着10个字:“有钱买蠓烟,无钱买蠓帐。”上当者不仅一人,其中有人报案。据说某基层职能部门将其定为“诈骗罪”,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汇报到县革命委员会保卫组(接管县公安局职权,当时县公安局被“砸烂”)。有人认为非是知青不能为之,将情况反映到县“知青办”,要求其协助调查,“知青办”的主管干部巫坚定苦笑着说了句公道话:“知青身上有钱,会出此下策吗?”这案件不了了之,而这个黑色幽默却传开去,“有钱买蠓烟,无钱买蠓帐”这句话竟成为俗语,喻义是:投资方式不合理。例:以前汕头电力紧张,经常拉闸停电,有些单位就到汽灯租赁店租汽灯照明,有人就取笑这种行为是“有钱买蠓烟,无钱买蠓帐”。因为买汽灯一下子要花一笔钱,而租汽灯每次花的钱都能让使用者接受,但是,积少成多,几次汽灯的租金,就抵得上一支汽灯价值,还是一次性投资合算。然而,人们往往因为无奈,不能一次性投资,只能做“有钱买蠓烟,无钱买蠓帐”的傻事,诸如当今的“按揭购房”,就是典型的例子。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